-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节 #160; 补脾养阴法
第八节 补脾养阴法
(概述 ]补脾养阴法是专为脾阴虚证而设。脾阴虚证,临床每
易忽略,或与胃阴虚证相混淆。脾与其它脏腑一样,亦有阴
阳之
分。脾阴虚则表现为食后腹胀,大便难,肌肉消瘦,手足烦
热等.
《素问.刺法论》云:“欲令实脾,….宜甘宜淡。”故临床
常选用甘
淡补脾之山药、茯苓,苡仁,莲子,百合、芡实,玉竹、沙
参,
扁豆、黄精、甘草等组成方剂,以治疗脾阴虚证.它如内伤
杂病
所引起脾阴虚者,亦可用本治疗。
(常用方剂 )
1.薯蓣丸 ( 《金匮耍略, )
本方由山药、甘草各 15 克,地黄,神曲各 9 克,人参、白
术、
麦冬,茯苓、黄豆卷、当归,白芍、阿胶,桂枝、大枣各 6
克,干
姜,川芎、桔梗、 杏仁、 柴胡、 防风各 3 克, 白蔹 1 克组成。
功能
滋养脾阴。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等证。
本方原为病后调摄, 服饵之方, 以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
观经方用药简练,一部《金匮要略》 ,一方有用二十味以上
者,
唯补虚赢,去死血,则间有之。盖汇集诸药,多方以求,此
方其
一也。本方配伍用薯蓣独多,且以薯蓣标名何也 ? 盖薯蓣即
淮山
药是也。山药甘平,不惟入脾,而且入肾,益精固精。本经
主治
曰主伤中、曰补中,明标而两中字,可见甘淡益脾补阴之重
要.
方中用甘草亦多,又佐以人参,茯苓、白术、麦冬,豆卷,
补中
益阴之作用更大。阴者,血也,津也,液也,故用当归,芍
药以
养血,地黄、阿胶以增液,桂枝,干姜以鼓舞之,神曲、川
芎以
疏利之,桔梗、杏仁以开上,柴胡、防风以和外。方中白蔹
用量
虽少,其润沃可增山药之涵濡,其收敛可助山药之秘摄,其
续绝
生机,可以疗诸药培育难复之破败。是方不求之少阴,而求
之太
阴,方义妙超。盖太阴者脾也,脾阴不足而又挟见外邪时,
若专
一进补,则有恋邪之虞,若用攻法,则又愈伤其正。用本药
以补
脾阴为主,寓驱邪以补正之中,可见仲景组方,堪称精当。
全方
组合生机洋溢,柔润而不凝滞,实为治脾阴亏虚,虚劳诸不
足,
虚风诸燥之良方. 、
2 .资生丸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
本方由党参, 茯苓, 苡仁、 芡实各 9 克,扁豆, 白术,陈皮,
砂仁、藿香、泽泻各 6 克,麦芽,山楂、山药各 15 克,莲
子、桔
梗、炙甘草、白蔻各 3 克,黄连 1 克组成。功能益脾养阴。
主治脾阴
不足,纳少便溏,或食后腹胀,口渴心烦,或口不欲饮,倦
怠乏
力,肌肉消瘦,手足烦热,舌质淡红,苔少或无苔,脉细弱
或微
数之证。
本方乃由 《和剂局方 ) 之参苓白术散加味而成。 方由淮山药、
莲子肉、苡仁、茯苓、芡实、扁豆甘淡而平,以滋脾阴,且
滋而
不腻,阴亏必损阳,故配人参、白术,甘草以温健脾阳,使
阳生阴
长。脾气主升,故以桔梗、麦芽升清助运。陈皮、山楂、砂
仁、
白蔻、藿香调补脾胃。少佐黄连清脾健胃。本方养阴寓以调
运,
体现了补脾阴之法度。 罗谦甫对本方推崇备至。 认为“既无参
苓
白术散之补涩,又无香砂枳术丸之燥消,能补能运,臻于至
和。。
确是临证有得之言。
笔者临床应用多作汤剂,易党参为太子参,去香燥之砂仁,
陈皮,则滋补脾阴疗效更好。
3 .益脾汤 ( 《经验方》 )
本方由太子参、石斛各 12 克,茯苓、白术、苡仁、山药、
莲
米、扁豆、谷芽各 9 克,芡实 6 克,桔梗、炙甘草各 3 克组
成。功能
滋养脾阴。主治脾阴不足证。
本方乃近人喻昌辉氏经验方。缘由参苓白术散改党参易太子
参,去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