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中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年第一页,共三十二页。简本目录:一、技术框架二、现状存在问题三、发展策略四、城乡体系规划五、产业发展规划六、文化发展规划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八、道路交通设施规划九、基础服务设施规划十、生态建设十一、规划总结第二页,共三十二页。今日汉中印象汉中一、技术框架规划师眼中的汉中体系雏形乡村滞后交通枢纽文化多彩区域中心经济中游生态优良发展困惑“三大三小”发现问题深层次解读汉中横向空间对比特征:发展稳、基础特、潜力大纵向时间对比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的发展条件分析问题特色凸显文化引领,山水成盘优化布局层级分明,重点突出生态优先山水本底,生态廊道差异发展三大分区,因地制宜确立四大策略具体落实建设美丽汉中注重生态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完善服务设施重构城乡体系优化产业布局解决问题打造一条具有汉中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两山两水为生态骨架,中央集群、两翼成核、百镇带动、千村点缀。总结回顾第三页,共三十二页。二、现状问题汉中市历年城乡收入“三大三小”:(一)城乡差距大1、城乡人均收入、消费支出差距大。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3、城乡收入比呈缩小趋势,但绝对差值逐步扩大。(二)城镇化压力大1、农村转移人口基数大,城镇化面临巨大压力。2、市域内现状农村转移人口数量多,市民化压力大。(三)区域发展差异大整体上,在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建设用地条件方面,三大区域差异分明,中部盆地区较好,低山丘陵区次之,南北高山区相对较差,呈现明显的“圈层化”特征。汉中市历年工业化率“三大三小”:(一)城镇承载力小城镇发展多而不实活力不足县城发展快而不优压力过大中心城市全而不强发展缓慢(二)产业就业容量小1、人口外流量越来越大。2、工业化进程缓慢,吸纳就业能力较弱。3、非农产业发展有待提升,就业贡献率不强。(三)环境容量小1、汉中与国家生态安全息息相关,生态敏感度高。2、建设用地规模总量有限,发展受土地资源限制。第四页,共三十二页。三、发展策略(一)生态优先1、划定生态区为城乡发展保护好生态基底依据汉中自然属性和主功能的自然地带分异性,兼顾秦岭和巴山地区的差异,将汉中土地划分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土流失控制区、河谷平川生态经济区、城镇生态经济区4种生态区类型。2、预留生态廊道为市域城镇发展奠定山水格局生态体系规划图将城镇发展格局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建构由山川、河流水系、沿河绿带及生态用地复合系统构成的生态廊道。通过“汉江、嘉陵江水系”生态廊道,将秦巴山区、城市公园、苗圃、农田、自然保护地等纳入绿色网络。北部中高山地区中部盆地地区低山丘陵地区生态廊道模式示意图3、以生态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发展南部中高山地区(1)构成富有特色的以绿色产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体系。(2)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为抓手,促进美丽乡村发展。(二)差异发展极化中部盆地地区、优化低山丘陵地区、保护南北中高山地区秦 岭 山 脉生态廊道汉江汉中盆地低巴 山 山 脉汉中市“三大分区”示意图第五页,共三十二页。三、发展策略(三)优化布局空间演化串珠式城镇带中部盆地区中心城市优化提质,做大做强国土开发县城适度发展,外疏内解空间要素梳理交通条件小城镇合理撤并,特色指引两山两水三分区一核两翼多辐射美丽乡村农村社区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山水格局空间发展战略中心集群 两翼培育圈层发展枝脉生长(四)特色凸显1、加强城市风貌建设洋县:蔡伦与纸文化、民间文化西乡:茶文化、三国文化等城固:张骞与西域开拓文化、青铜文化、升仙文化 (1)提高规划和建设水平。(2)发挥自然优势,承接山水格局。(3)推进城市绿色、生态、智慧发展。略阳羌文化摩崖文化2、加强城市风貌建设勉县三国文化(1)加强历史文化保护。(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3)加快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宁强:汉水源头、羌文化、青木川古镇文化南郑:水文化、女性文化汉台:两汉文化、明清城池文化、水运文化、现代城市3、着力发展特色旅游汉江、嘉陵江文化产业带文化城市建设示意图 汉中应发展以文化为导向的特色旅游,市域内可形成如下文化产业空间:1个文化中心:汉中市中心城区;2条文化产业带:汉江、嘉陵江文化产业带;5个产业基地:羌文化、大秦岭生态文化、巴山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8个文化产业门类:文化休闲娱乐、出版印刷、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现代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品、新兴现代文化、文化节会、文化用品。第六页,共三十二页。四、城乡体系规划(一)体系构建1、等级规模结构构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一般镇-美丽新村”六级城乡聚落结构。形成1个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5个小城市,若干小镇与美丽新村点缀的城乡格局。城乡等级规模一览表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