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_必修一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课件设计.ppt

高中历史_必修一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课件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第 二 篇 一次转兵 寻找正确的革命道路 文家市决策 文家市会议上,毛泽东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南昌 汉口 长沙 湘赣边 文家市 井冈山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合作探究2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呢?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材料一:农村的探索 阅读书本相关内容,思考 1.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领导农民做了哪些事情? 2.毛泽东在其农村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革命思想? 合作探究2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武装斗争 成功实践 思想内涵 ① 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② 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合作探究2 材料二:城市的执着 1930年,中共中央负责人李立三制定了一个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决定“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广大红军将士由于攻打中心城市,红军减员3万多人,并且丧失了部分革命根据地,一部分红军曾攻入长沙,不久又被迫退出……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合作探究2 近代中国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的敌人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并且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同盟军和革命主力军。 ——《毛泽东思想》 五次围剿红军 危机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李 德 博 古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6) 问题:概括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篇 一次自主 寻找正确的革命领袖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乌 江 江 长 赤 水 大 渡 河 金 沙 江 西 瑞金 江西 湖南 福 建 贵 州 广 西 西 康 四 川 陕 甘 肃 毛尔盖 泸定桥 安顺场 贵阳 河 腊子口 1934.10. 1935.1.遵义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 * * * *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课标要求】 概述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依据材料概括当时中共面临的形势。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材料二 1927年“4·12”事变后,施存统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认为共产党已前途无望,决定脱离共产党,公开声明刊登在《中央日报》副刊上。 毛泽东说:“要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 张太雷说:“整军经武,准备应变” 蔡和森说:“只有以进攻对付进攻,以暴动对付暴动,以政变对付政变,才能制胜一切敌人” 材料三 中共的选择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第一篇 一声枪响 寻找正确的革命方式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