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二版)邵明-全套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解决机制第二节 自力救济与社会救济第三节 公力救济与民事诉讼法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解决机制一、民事纠纷的类型和可诉性 (一)民事纠纷的类型 民事纠纷(民事争议)因侵权、违约或其他事由而发生,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益、民事义务或民事责任为内容的法律纠纷。民事纠纷包括有关财产关系的民事纠纷和有关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继承纠纷、股权转让纠纷等兼有财产与人身的内容和性质。民事纠纷除大量的私益性纠纷外,还有诸多公益性纠纷。民事公益纠纷大致包括传统民事公益纠纷和现代民事公益纠纷。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解决机制一、民事纠纷的类型和可诉性 (二)民事纠纷的可诉性和法律属性民事纠纷的可诉性(可司法性、本案判决的一般资格、权利保护资格),属于民事诉讼法对事效力的范畴,是指能由民事诉讼解决的民事纠纷所应具备的条件或属性。可诉性的民事纠纷通常具备以下属性:(1)事件性,即纠纷主体应是具体的或特定的,并且是关于具体的民事权益、义务或责任的纠纷,纠纷事实是具体的。(2)法律性,即该纠纷可由法院适用民事实体法以判决的方式终局性(结论性)地解决(司法最终解决原则)。《民诉法》第3条对可诉性作出了一般性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同时,《民诉法》第124条第2款还列举了没有可诉性的案件或者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范围。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解决机制一、民事纠纷的类型和可诉性 (二)民事纠纷的可诉性和法律属性具有可诉性的民事纠纷,还有如下主要法律属性: (1)民事纠纷主体的平等性和对抗性。 (2)民事纠纷内容的民事性和处分性。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解决机制二、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构成在现代社会中,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民事纠纷解决体系.和解、调解和仲裁等替代性纠纷解决机(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简称ADR)能够及时解决纠纷,降低纠纷解决成本,也可以减缓纠纷对法院的压力。第二节自力救济与社会救济自力救济(比如自决、和解等,俗称“私了”)是指没有第三者协助或主持,纠纷双方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或制度。社会救济(比如调解、仲裁等)主要是基于纠纷双方主体的合意,依靠社会力量(第三者)来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或制度。第二节自力救济与社会救济一、自决自决是当事人一方自行来解决纠纷或保护权益,比如,远古时期的血亲报复、同态复仇、决斗等,现代法律所认可的正当防卫等。我国现行民事法领域,当事人可以运用的自决方式,主要有:1、当事人的自助行为和自卫行为(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2、权利人可以行使民事实体法上的救济权。比如,物权人可以行使物上请求权来保护受到侵害的物权。第二节自力救济与社会救济二、和解(一)和解的含义和性质 和解(协商)是以和的方式(纠纷双方主体自由平等协商、相互妥协)达到解的目的(和平解决纠纷:达成和解协议)。其主要性质如下:1、高度的自治性。2、非严格的规范性。(二)和解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效力 现代法治社会中和解应当遵守以下两项基本原则:(1)基本合法原则。(2)基本自由与公平原则(自愿原则)。 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主要有:(1)和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或民事契约的性质和效力,不具有与法院判决相同的效力。(2)和解协议经过一定程序转化为特定的法律文书的,具有与法院判决相同的既判力、执行力、形成力等。第二节自力救济与社会救济三、调解(一)调解的含义和性质调解是以调(“言”与“周”谓“调”)的方式达到解的目的,即调解人在纠纷主体双方自愿的前提下,依据地方风俗、行业惯例或法律规范等,在纠纷主体双方之间摆事实、明道理,以促劝其平等协商、相互妥协,达成解决纠纷的合意或协议。调解的主要性质有:纠纷主体的自治性、非严格的规范性(与和解基本相同)和调解人的居中性(“一碗水端平”)。第二节自力救济与社会救济三、调解(二)现代调解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效力 原则:调解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和自愿原则(与和解相同)。 法律效力: 1调解协议通常具有民事合同或民事契约的性质和效力,不具有与法院判决相同的效力。2调解协议经过一定程序转化为特定的法律文书,属公文书(比如法院调解书等),有与法院判决相同的既判力、执行力、形成力等。包括(1)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2)仲裁庭根据调解协议制成仲裁调解书或仲裁裁决书(3)请求法院确认其合法有效(即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4)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支付令。(5)公证机构制作公证调解协议。3当事人为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作出妥协而认可的事实,不得在后续的仲裁或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根据,法律另有规定、当事人均同意的除外第二节自力救济与社会救济三、调解(三)调解书的纠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