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影像诊断 2017级规培生 蓝艺婷 2018.1.10 概述 颈部淋巴结引流丰富,全身约有 800个淋巴结,其中约有300 个位于颈部 正常的淋巴结直径多为 0.2~ 0.5 cm ,质软 ,光滑 ,不易触及。 概述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80%来源于头颈部恶性肿瘤(多为鳞癌转移,主要来自口腔、鼻窦、喉及咽等处的肿瘤,腺癌多来自甲状腺癌及涎腺、鼻腔肿瘤)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20%来源于胸腹部肿瘤(腺癌居多,多来自乳腺、胃肠道等部位肿瘤,常为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 临床表现 颈外侧区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质硬、无痛、多发、固定) 多数患者有原发肿瘤史,少数患者可不知原发肿瘤而以颈部肿块就诊 颈部淋巴结的描述 数目和形态 大小和位置 密度/信号和内部结构 边缘 周围结构的变化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标准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 诊断标准 淋巴结大小:颌下、颏下淋巴结最小直径 ≥1.0cm,颈部其它区域淋巴结最小直径 ≥0.8 cm, 纵隔淋巴结最小直径 ≥1.0 cm ,只要 CT 发现气管食管沟淋巴结(≥0.5 cm),即视为转移。 淋巴结数目:在原发肿瘤淋巴结引流区域有3个或以上相互连续大淋巴结 , 每个淋巴结最大直径为 0.8~ 1.5 cm(或最小直径为0 .8~ 1.0 cm)时应高度警惕为转移。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标准 淋巴结的形态和边缘:正常淋巴结多为椭圆形 ,最大纵径与最大横径之比约为2∶1,且边缘清楚。而转移淋巴结最大纵径与最大横径之比小于2,形态多为球形或不规则形, 边缘清楚或毛糙 ,呈锯齿样改变或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 。 淋巴结的密度和内部结构:淋巴结边缘强化伴中心低密度、中央坏死为鳞癌转移淋巴结的特征性 CT 表现 。 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诊断标准 CT :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 ,淋巴结周围部分或全部消失 。 头颈部不同原发肿瘤有不同颈淋巴结转移好发部位及密度/信号改变,熟悉不同原发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特点,对头颈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颈部淋巴结分区 各区域转移淋巴结的引流区域 Ⅰ区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 Ⅰ区淋巴结是口底部、舌及扁桃腺的首站引流区,分别占这些原发部位出现淋巴结转移的70%、37%和16% 各区域转移淋巴结的引流区域 Ⅱ区淋巴结(上颈内静脉淋巴结) 这个区域的淋巴结是鼻咽部、口底部、舌及舌根部、扁桃腺和软腭鳞癌的好发淋巴结转移区。 单纯的ⅡA区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多来自鼻咽、口咽周围以及位置较偏上的喉和喉咽。 而单纯出现的ⅡB区淋巴结,则是鼻咽癌转移的好发区域。 各区域转移淋巴结的引流区域 Ⅲ区和Ⅳ区淋巴结 (中、下颈内静脉淋巴结) 这两个区域的淋巴结均位于舌骨体下缘水平以下,是喉癌、喉咽癌及甲状腺癌的好发转移区域。 各区域转移淋巴结的引流区域 Ⅵ区淋巴结(颈前淋巴结) Ⅵ区淋巴结是甲状腺癌和食管癌的好发转移区 甲状腺癌的转移淋巴结通常较小(5~8 mm),可以出现囊变、钙化及明显强化等比较有特征的征象。 食管癌来源的淋巴结左右形态不同,右侧可以呈L形,左侧则位于气管左侧食道前方,不会形成L形。与甲状腺癌的转移淋巴结相比,食道癌的转移淋巴结多边界不清晰 右侧Ⅵ区食道鳞癌淋巴结转移,边界不清晰,密度不均匀 各区域转移淋巴结的引流区域 Ⅴ区和Ⅶ区淋巴结 ⅤA区淋巴结可以是鼻咽癌的转移淋巴结; ⅤB区淋巴结很少单独发生,多伴有其他区域淋巴结同时发生。 Ⅶ区可以是甲状腺癌的转移淋巴结。 各区域转移淋巴结的引流区域 咽后区和锁骨上区淋巴结 咽后区淋巴结是鼻咽癌第一站淋巴结。 锁骨上区淋巴结多为内脏肿瘤转移的场所,如消化道肿瘤或肺癌的转移。 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特点 来源于鼻咽、鼻腔、副鼻窦、口腔、软腭、喉和喉咽等处的原发肿瘤多为鳞癌 一般较大 容易出现坏死(表现为散在的低密度改变或环样强化,环壁厚薄不均匀,有时可以显示出壁结节样改变) 容易出现结外侵犯(边界不清)。 如伴有咽后组淋巴结和/或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肿大时,在除外淋巴瘤的基础上,应首先考虑鼻咽癌 男,47岁,舌体麻木2年余,颈部肿物2月余 (右颈部肿物)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癌 男性,54岁,发现左颈肿物半年余,回吸性血痰1周 (左颈部肿物)左颈部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癌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特点 好发淋巴结转移区域是Ⅲ、Ⅳ和Ⅵ区 无论大小均可以出现囊变、钙化和明显强化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为淋巴结囊性变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 男,34岁,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8月余 (左侧甲状腺腺叶)乳头状癌 Ⅶ区淋巴结是甲状腺癌的特异转移区域,较低密度背景下的强化壁结节改变是乳头状癌转移的典型表现 鉴别诊断 反应性淋巴结增生 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和青少年最常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