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主要流派提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主要流派提纲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主要流派提纲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主要流派提纲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 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直觉主义、新批评、存在主义、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解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空间研究 新批评 1.世界、作者、作品、读者的关系 2.传统的批评方式: 传记式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式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社会式批评 3.韦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意图谬见 ”和“感觉谬见 ” 4.理查德(瑞恰兹)的实验和“细读 ”理论 5.“细读 ”的基础: 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非指称性和指称性),语境(纵向 横向)——燕卜逊的 “复义 ” 6.“细读 ”的基础(从创作论): 的“逃避情感 ”说(诗人是催化剂) 7.新批评的实践: 布鲁克斯和沃伦的《理解诗歌》和《理解小说》 8.新批评对我们的启发: 欣赏文学作品要抛开 “作者的意图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 “复义 ”的,不要奢望找到唯一正确的理解。 1 / 7 9.新批评的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术语: 退特的“张力 ”(外延意义 / 字典意义 VS内涵意义, e.g.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形式主义 1.文学科学应该研究什么?(所反映的历史?作者思想?哲学蕴意?)文 学是 什么?(形象思维?虚构?) 2.什克洛夫斯基: 艺术是可感觉的纯形式(VS文学是纯内容,如象征主义) 3.形式如何“可感觉 ”?——陌生化 4.语言陌生化: 实用语 VS诗语——抒情文学的文学性生成机制(为什么外国诗歌难以欣赏?) 5.结构陌生化: 本事 VS情节——叙事文学的文学性生成机制(延宕、阻滞) 6.艺术发展观: 自律的艺术形式更替史(VS马克思主义文论 ,, ) 7.启示: 欣赏文学作品,要学会欣赏 “手法 ”,要明白一首诗为什么美,一本小说为什么传世,不只是因为它所写的内容 “有意义 ” 解释学 1.三代解释学: 2 / 7 传统(圣经、法学、文学);近代(施莱尔马赫 ——克服时间距离、避免误解和重建作者的思想、狄尔泰 ——生命表现和移情、解释的循环);现代(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2.海德格尔: 此在 ——筹划 ——理解地存在 3.理解从“此”出发(前理解) ——对比老子的 “涤除玄览 ”和庄子的 “丧我 ” 4.阐释的循环是真理不断敞开的过程;文学阐释的循环是作品所暗示的存在的可能性不断敞开的过程 5.伽达默尔: 真前见(整体的历史传统)和假前见(功利和主观喜好);时间距离过滤假前见 6.视域融合: “我”的视域和文本所暗示的历史的视域,各自超越向对方开放 7.效果历史: 视域融合中,历史的流传物不再是一个客观对象;历史+对历史的解释→作 品+对作品的解释精神分析批评 1.现代西方思想的两大趋势: 反形而上学和反理性 2.人的心理结构: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里比多 3.人的人格结构: 3 / 7 本我、自我、超我 4.xx 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 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 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 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儿童到 3 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 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 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 Electra)情结,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 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为最高满是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5.梦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 梦的显意和梦的隐意;凝缩、移置、象征、二度润色 6.文学是性本能得升华(梦与精神病) 7.文学批评与 xx: 凝缩、移置、象征、二度润色 ——症候式批评(如哈姆雷特的犹豫;唐晓芙的故事中断) 8.xx: 读者反应精神批评 ——阅读快感: 4 / 7 读者的潜在愿望 →社会可接受内容;作品意义——作者的无意识和读者的无 意识 9.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自远古以来世代累计的心理经验的沉淀,先验

文档评论(0)

150****36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