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交流合作 发展现代农业 ——我市组团赴杨凌农业高
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暨参加第20届农高会的报告
加强交流合作 发展现代农业
——我市组团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暨参加
第20届农高会的报告
市委办公室
杨凌经验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
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区内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是国家“985工程”、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示范
区实行“省部共建”领导管理体制,承担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
国家使命。经过10年建设,杨凌已经成为农科教结合示范
区、现代农业实验区、 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和三产融合、
城乡一体的样板。
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杨凌示范区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农业抓产
业,形成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出资、
农户自筹、银行贷款等措施,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
技合作园、农业企业孵化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
工园、物流园等8个专业园区,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型优良品
种,建设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万亩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
地、万亩林果苗木繁育示范基地、20万头良种猪繁育示范
基地、万头秦川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初步形成蔬菜、苗
木、小麦良种、生猪、肉牛等五个现代农业产业。围绕农业
特色资源,选择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环保农资、低碳新材
料和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作为支柱产业,引进了美国嘉吉普瑞
纳、法国CBE、荷兰林德林、葡萄牙阿莫林等知名外资企
业和汇源果汁、福锦米业等一批大项目,构建了以企业为龙
头、以农民为主体、 以产业为纽带、 以效益为中心的“公司 (协
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模式。 利用农业资
源,开展农业旅游,开发了杨凌农林博览园、新天地农业科
技示范园等农业旅游景点。如今,在杨凌的许多生产园区,
鲜花烂漫,菜果飘香,不仅有新产品展示、新科技示范,还
有观光、采摘、吃喝玩乐等各项娱乐活动,形成了以高新技
术为先导,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食
品工业、生物产业、新型农资制造业、农业机械与装备制造
业、新型材料制造业为支柱的新型特色产业体系, 打造出“现
代农业看杨凌”的全国品牌。
用先进的科技强产业, 推进农科教一体化, 打造现代“农科
城”。杨凌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当地高等院校人才和科研
优势,开展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
结合、农科教一体化路子。他们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建立了
23个永久性试验示范站、37个专家大院和一批科技示范
基地,形成了“大学+试验站+示范户+农户”的科技进村入
户快捷通道。800多名专家常年依托试验示范基地,在农
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 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转化“最后一
公里”的问题。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 建立
了创业服务、企业孵化、金融支撑的技术创业工作体系,科
技创业特派员制度已成为示范区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新亮
点,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的生力军。创办了《农业
科技报》,开通了“农林卫视”频道和农林卫视网,建立了陕西
(杨凌)农业科技服务网和远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初步实
现了杨凌与山东、北京等15个省区46个基地的互联互通,
做到了“专家不出门、技术送田间”。 积极开展国际农业科技
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农业科
技发达国家开展合作交流。杨凌已经成为世界上农业科技力
量、科技成果和农业高科技产业密集的地区之一,成为闻名
于世的“农科城”。
用创新机制求发展,推进土地规模化,积极探索适应生产
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杨凌围绕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依法、自
愿、有偿”和“不变所有权、稳定承包权、 搞活经营权”的原则,
通过组建“土地银行”,把农户分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起
来,推动土地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