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后赤壁赋》导学案(高二 16-20 班) (教师版)
主编人:莫文英 审核人:伍雪玲 终审人:饶志青 使用年级:高二实验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
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
【学法指导】:预习、朗读、质疑探究、小组合作
导入:时年 45 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
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
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
一、课前检测
1、关于作者
苏轼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
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2 、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 1079 年),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
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 ? 赤壁怀古》 。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
3 、温故:
高一时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由此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
感叹
明确: 该文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有这些景观联想到曾经在赤壁出现过的
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 ,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
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文中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浩浩乎如
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些美景。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的感叹。)
二、自主学习
1、翻译与理解
【1】是岁 (这一年)十月之望 (农历每月十五),步自雪堂, (1)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
.. .
既 (已经)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 (环视)而乐 (意动用法,以……乐)之,行歌相答。已而
. . . ..
(过了一会儿)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2 )”客曰: “今者 (助词,用在表时间
.
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薄暮 (傍晚),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 (可是)安所得 (从哪里得到)
.. . ...
酒乎”归而谋诸妇。 (2 )妇曰: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 (连词,表目的,为了)待子不时 (不确定的时间,
. ..
随时)之须 (通“需”,需要) 。
.
▲( 1)(句式:状语后置句)译:我从雪堂出发
(2 )翻译: 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将如何度过呢
(3 )翻译:回家后我和妻子商量
▲诵读后思考:
1、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