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凝练学校文化气质 ,构建师生精神家园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
生命的气息。 ”的确,教育之“育” ,确实应该从尊重生命开
始,使人心灵纯净,使人胸襟开阔,使人自觉追求美好的生
命历程。因此,学校就应当营造一种文化和氛围,让全校师
生享受工作,享受学习,让学校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家园。
纵观教育发展史与众多学校发展的个案,大家不难发现,一
所学校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正是其卓尔不
群的风格与魅力的体现,也是其长盛不衰的秘密。文化的个
性和品位决定着学校的个性和品位。
在当前, “人本”“和谐”等管理理念已经成为学校管理
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这必须引发学校管理者的关注,在
学校这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中,追求学校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
校内管理者与学校师生员工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
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和谐。在此
基础之上,形成学校的文化,用文化凝聚师生人心,激发师
生上进,发挥师生聪明才智,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实现学
校可持续发展,最终将学校构建成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
提炼精神――建构学校的文化内涵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以高
尚的价值观为主导的。良好的学校精神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
办学品味,更能激发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向心力,
并且这种精神本身就可以成为师生员工生命幸福的一种追
求。
很多专家提出,现代人之所以生命没有幸福感,生活漫
无目的,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信仰与追求。作为学校的管理
者,就必须塑造、凝练学校的精神,给师生员工一种对于幸
福和生命价值的追求,把学校精神融入他们的生命,渗入他
们的灵魂,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理想与信念。
在学校,这种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可以体现在学校的各个
方面,如:教师对于学生的责任可以引申到关乎社会发展与
人类进步的高度,从而可以激发教师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学
生良好的知识与能力等素养可以引申到促进人类进步的高
度;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可以引申到关乎学校的前途和命运
的高度;师生员工礼貌的行为、高雅的举止可以引申到社会
人素养提升的高度……这些与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密切相关
的内容一旦提升到一定的社会高度,就可能激发他们高度的
责任感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对于社会的
意义,从而帮助他们重塑信仰,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改
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增强他们生命的幸福感;一旦他们有了
信仰,有了共同的价值追求,那么学校的凝聚力、战斗力将
会成倍地提高。
人本管理――引领师生的文化行为
人本思想管理充满魅力,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需
要,能够关注到学校师生员工的个性需求与发展需要,充分
展现出对人性的关注,从而使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员工感受到
人文关怀,而这种关怀又成为连接学校管理者与学校师生员
工的情感纽带。
在学校中,一方面教职员工作为教育工作者既有敬业奉
献的职责,又有作为社会人所面临的社会生活压力,他们带
着双重的身份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比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人
更需要管理者的关注。同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面
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如何使教师缓解这种压力?如
何让教师的喜怒哀乐得以释放?这些都要求管理者以人本
化的思想,站在教师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管理者力所能
及的方式去缓解他们的压力,给他们的工作与成长创造宽松
的环境。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即将走上社会的一代,作为未
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承载家庭和社会太多的期望,更需要
管理者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
给他们健康的身心。
面临这些越来越复杂的管理问题,学校管理者必须改变
思维模式,把管理的中心转向对人的关注,在管理中把人放
在第一位。比如:在很多学校,管理者大多以身作则,要求
老师七点到校,管理者通常在教师和学生到校之前就站在校
门口迎接师生,并且给他们深深地鞠上一躬,表达对他们的
尊重与感激,有些校长一直在这么坚持。这样的方式可能比
在学校会议上讲十次都更加有效。还有一些校长,遇到老师
缺课或者迟到,首先想到的不是批评,而是分析原因,关切
地问老师是不是家里有事,需不需要学校提供帮助,在这种
情况下,老师对学校只会心存感激,只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们才会把学校当作是家,找到家一样的归属。
其实,人性化的管理并不是多么高深的理念,更多的是
体现在生活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京民国文化主题酒店建设初探.pdf
- 南京市博物馆藏官印.pdf
- 南京市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pdf
- 南京市树人学校8bunit1易错题.pdf
- 南京市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版.pdf
- 南京下一个让全世界羡慕的“地下之城”.pdf
- 南京新闻发布会2017高淳国际慢城马拉松赛.pdf
- 南京扬子石化码头闪爆!有限空间作业需注意教育专题.pdf
- 南京邮电大学图像实验.pdf
- 南京长江大桥是否阻碍了长江航运的发展?.pdf
- 《癌痛患者的评估》课件.ppt
- 课题申报参考:小学语文教科书赓续爱国主义文脉的百年嬗变及内在逻辑研究.docx
- 2025年阳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pdf
- 2025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癌基因与生长因子》课件.ppt
- 《痛风的诊治》课件.ppt
- 2025年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内题型练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