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锋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撷英
关键词:名医经验;刘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
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59.5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304 (2016 )05-0111-0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
1/3[1] 。根据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儿童 ITP和成人 ITP。儿童
ITP 常于感染或免疫接种数日或数周内起病, 80%在诊断后
12 个月内血小板计数( PLT)可恢复正常 [2] 。成人 ITP常起
病隐匿, 且自发完全及持久性缓解者 10%[3] 。糖皮质激素及
静脉丙种球蛋白输注仍为一线治疗 [1-2] ,但较多的不良反应
和高昂的费用限制其临床使用。 近年来, 中医药因疗效稳定,
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吸引了大批 ITP患者,尤其对长期
治疗无效的慢性 ITP 有明显优势,进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
验。中国中医科学院血液病学科带头人刘锋教授从事血液病
临床工作 30 余年, 有丰富的 ITP 中西医治疗经验。 笔者有幸
侍诊,对刘师治疗 ITP 经验有初步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目前 ITP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原因引起的机
体免疫紊乱有关,其中病毒感染最受关注。现已发现 10 余
种病毒如疱疹类病毒、人类微小病毒 B19、EB病毒与 ITP 的
发病有关。另外,免疫因素导致人体自身免疫耐受机制被打
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紊乱,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或激
活细胞毒 NK 淋巴细胞,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和 / 或生成障碍。
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脏的破坏等因素亦可导致血小板破坏增
多。
本病不仅可出现肌衄、 鼻衄、 齿衄、 舌衄、 吐血、 呕血、
便血、尿血、崩漏等中医整个血证门类表现,还囊括了脑出
血引起的“中风”等特殊临床表现。刘师将其归为“血证”
“发斑”“斑毒”“肌衄”“葡萄疫”“虚劳”等范畴。外感内
伤均可致脉络失约或迫血妄行而形成血证, 病位多在肺、 脾,
久则及肾。病机可
归纳为热毒熏蒸和气不摄血两大类。瘀血作为病理产物
亦可加重出血。 ITP 患者多有迁延,常久服激素治疗,故激
素所致的药物损伤致使病机复杂。
1.1 外感内伤均可致病,病位在肺、脾,久则及肾
刘师认为, ITP 发病原因可归为外感内伤。外感多为热
毒之邪内袭机体, 毒邪依附热邪, 熏蒸之力倍增, 踞于脉中,
灼伤脉络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耗血,多急性起病,邪气由外
而入,肺气失固, 故病位在肺。 小儿常形气未充, 肺气常虚,
卫外无权,易感外邪,故外感致病多见于儿童。内伤者多为
脾脏功能失调,脾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脉外而出血,病
程较缓,多见于成人,病位在脾。疾病日久,脾阳不振,脾
虚及肾而致肾阳亏虚,亦可因久服药物而使肾脏损伤,病情
迁延难愈。故其病位在肺、脾,久则及肾。
1.2 热毒熏蒸,气不摄血
ITP病机可归结分为热毒熏蒸和气不摄血两类,前者致
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邪热内盛熏蒸,或灼伤脉络,
或迫血妄行而出血,又因毒邪极易损伤形体,易入难去,正
气损耗而转虚,故疾病发展过程中,病机多有转化;气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