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培训.pptx

  1. 1、本文档共1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水资源; 全球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47万亿m3,占地球水体总量三万分之一;陆地水量的千分之一;理论水资源的0.4%。;● 中国水资源特征 ① 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 水资源分布特征;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③ 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年际、年内变化大 当前世界面临三大问题;人口与粮食,生态与于环境,水资源 我国三大水资源问题: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 ● 水多(洪涝)、水少(干旱)、水脏 (污染)、水浑(水土流失)。 ;未经处理的高浓度生产废水;桶中为被污染的井水;一、水体的概念 水体是指地面水(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和海洋的总称。 其中陆地水体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是主要研究对象。 在环境科学领域,水体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自然综合体。不仅包括水本身,还包括水中的溶解物质、悬浮物、胶体物质、底质(泥)和水生生物等。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水体污染;自净作用按净化机制分为3类:;物理 净化;水中的自净作用;污染的分类;四、水体污染三要素 ;1.点污染源:长期连续集中排放污染物质,并对水体环境构成严重危害的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主要的点污染源。污染强度大、污染效应明显、比较集中;便于集中控制。 2.面污染源:受外界气象、水文条件控制的不连续性、分散排放污染物质。分布广泛、污染途径复杂、控制难。面源污染造成的危害通常是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 3.内污染源:地面水体内部存在的污染源。长期的污水排放或地面径流所携带的泥沙、种植业和养殖业固体废物、悬浮的胶体物质,以及其他有机的、无机的、固态的和可溶态的物质进入目标水体后,由于重力沉积或化学的沉淀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沉积在地面水体底部。;污染物;5.耗氧污染物 有些有机物和无机物,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使水发黑变臭,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6.植物营养物质 有些物质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如含磷洗衣粉、化肥、饲料等),这些物质能促使水中藻类疯长,从而消耗水中的氧气,危害鱼类的生长,造成水质恶化。 此外,还有石油工业带来的油污染、热电厂造成的热污染、核电厂带来的放射性污染等,不仅污染水体,危及水生动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污染途径;水污染三要素对水污染控制的启示: – 上述三要素决定了水污染控制的可能途径,对于不同的控制要素,会产生不同的控制理念和方法。 – 有时候控制的重点可以是对污染源的控制,有时候是污染途径的控制,有时候则可能是针对污染物的控制。对于一个特定的城镇而言,需要的很可能是综合性的控制。;1、水体富营养化概述: 富营养化是指湖泊等水体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藻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造成水质恶化,加速湖泊老化,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和水功能的破坏。;特征;特征;2、富营养化的危害;;人们打捞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过量生长的水葫芦;;;“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基地的重力斜筛自动脱水设备在对蓝藻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藻浆经去毒处理,可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料或饲料。;3、富营养化的监测;4、控制修复技术 控制和修复技术有物理、化学和生态修复。 物理修复是借助工程技术措施 ,清除底泥污染的一种方法,主要有疏浚、填沙、营养盐钝化 、底层曝气、稀释冲刷、调节湖水氮磷比、覆盖底部沉积物及絮凝沉降等一系列措施。 化学修复如加入化学药剂进行杀藻。 生物修复技术有人工湿地、生物浮床、生物操纵 物理和化学方法只能暂时控制,治标不治本。生态修复是新的领域,研发热点。;4.1 人工湿地;定义 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和管理控制的、工程化的湿地, 通过模拟自然湿地, 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饱和基质、 挺水与沉水植被、 动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 它改变了湿地的传统形态,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改造,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昆明滇池人工湿地处理暴雨径流试验系统;;湿地组成 填料、植物、微生物和动物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填料一般由土壤、沙粒、碎石等构成。它不仅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还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去除污染物。 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植物对污染物有吸附、代谢、积累等作用。 微生物是湿地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去除有机物和氨氮。;去除营养物质机理 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的提高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 除磷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作用包括介质的吸收和过滤、植物吸收、微生物去除等。无机磷的吸收和过滤去除作用因湿地床的填料不同而存在差异。植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将无机磷变成植物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