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酒器
中国古代酒器
我国历来是好酒的国度。千百年来,留下了无数关于酒的故
事。当然,这里边有佳话,也有丑事。酒最初是用来祭祀天
地神灵和先祖的稀罕之物,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逐
渐过渡为天子、诸侯、士大夫等贵族阶级宴饮享受的特权,
再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直至现代。
在阅读各种古籍资料的时候,常常被那些五花八门的酒器名
称、奇形怪状的形制,弄得眼花缭乱。为此,我搜集查阅了
一些资料,编辑整理出这篇文章。其中所有图片都来自于百
度网;文字部分以《汉语大字典》的释义为主。希望对大家
了解这些远古时代的特殊物件、阅读古籍有所帮助。
本文涉及的酒器,计有三十种。尚有部分名目,因其罕见生
僻,无需列出。
(1 )尊( zū n:古代盛酒礼器,用于祭祀或宴享宾客)
之礼,后泛指盛酒器皿。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
物形象。 《说文》: “尊,酒器也。 《周礼》六尊: 牺尊、 象尊、
著尊、壶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段玉裁注:
“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王国维《说》 :
“尊彝皆礼器之总名也……然尊有大共名之尊(礼器全部) ,
有小共名之尊(壶卣罍等总称) ,又有专名之尊(盛酒器之
侈口者)。彝则为共名而非专名。”《诗·鲁颂·閟宫》:“白牡骍
(x ī ng,赤色马)刚,牺尊将将。” (2 )壶( hú):器
名。古代用以盛酒浆或粮食, 后也用于盛其他液体, 如酒壶、
茶壶、油壶、喷壶;也指某些盛固体的容器,如冰壶、鼻烟
壶。用作酒器,多为长颈、 大腹、 圆足。《周礼·秋官·掌客》:
“壶四十,鼎簋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陈。”郑玄注:“壶,
酒器也。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国子执壶浆。”何休注:
“壶,礼器。腹方圆口曰壶, 反之曰方壶。 有爵饰。 ”后代用“箪
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3 )爵( ju é):古代酒器,青铜制,有
流、鋬( pà n、两柱、三足,用以盛酒和温酒,盛行于商代)
和周初。 《说文》: “爵,礼器也。 象爵之形, 中有鬯 (chà ng,
黑黍)酒,又持之也,所以饮。”段玉裁注:“古说今说皆云
爵一升。 《韩诗》说爵、觚、觯( zh ì)、角、散,总名曰爵。”
《礼记·礼器》: “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 ”郑玄注:“凡觞,
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4 )觚( gū):青铜制。喇叭形,细腰,高圈足,腹和圈足
上有棱。 盛行于殷代及周初。 陶制的多为随葬器物。 《说文·角
部》:“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 5 )
觯( zh ì):用陶、木、兽角或青铜等质料制成。形状最多,
通行者多为圆腹侈口,圈足有盖。容三升,一说容四升。盛
行于殷代及周初。 《说文·角部》:“觯,乡饮酒角也。觯受四
升。”
(6 )角( ju é):青铜制,容四升,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
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出现于商代和西周初期。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角部》 :“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
故觚、觯、觞、觥等字多从角。”角由盛酒器发展为饮酒器。
早期的角,细腰、平底、圆足有圆孔,宽把手。角的口部呈
前后两只尖角形,前角略高,后角稍低,下有一个带附饰的
筒形流,宜酌而不宜吸饮。其整体形状与爵相似,但无柱,
也无便于吸饮的流。角用于盛酒、温酒和饮酒,同时它又是
一种量器。 (7 )散( sǎ n:容量为五升,除以漆涂面外,不)
用别物装饰。 《周礼·春官·鬯人》: “庙用脩,凡山川四方用蜃,
凡裸事用概,凡副事用散。”郑玄注:“脩、蜃、概、散皆漆
尊也……概尊以朱带者,无饰曰散。”
(8 )觥( gō ng ):即觵。酒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