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知识点总结计划.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学知识点总结计划 生态学知识点总结计划 PAGE PAGE / NUMPAGESPAGE7 生态学知识点总结计划 PAGE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间互相关系的学科。( 1)有机体:包括生命的各组织层次。( 2)环境:包括 非生环境和生物环境。( 3)互相关系—互相作用:①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②有机体之间的 互相作用:同种生物之间的互相作用,种内竞争:异种生物之间的互相作用 ,种间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2.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集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集体生计的 所有事物的总和。3.环境的分类:①按性质分: 自然环境、非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②按范围分: 宇宙环境 (空间环境)、地球环境(地理环境)、地区环境、微环境、内环境 ③按主体分: 人类环境、(生物)环境 ④按影响分: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4.环境因子: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分 类:①按环境因子特点:天气类、土壤类、生物类 ②按对环境的反响: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 非周期性因子。5.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散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 素。6.差异: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面的所有要素。 7生态因子 的分类:①按生命特点: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 ;②按性质:天气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 人为因子;③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密度限制因子、非密度限制因子;④按利用方式: 条件、资源; ⑤牢固性及其作用特点:牢固因子、变动因子、周期性变动因子、非周期性变动因子。 8.限制因子:限制因 子是对生物的生计、生长、生殖或扩散等起限制作用的因子;当生态因子凑近或高出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这 个因子成为该生物限制因子。 9.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这些处 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 10.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 ,即当其凑近 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 ,会使该种生物衰落或不能够生计。 两定律异同:都是对生态因子数量的法规,但 是前者是决定植物的生长,最小因子增加有利于其生长,此后者生态因子的增加会使生物衰落或不能够生计。 11.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 物拥有限制性影响。。 12.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 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 (或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 )之间的范围称生态幅或生态价。 13.适应方式:形态 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营养适应。 14.适应:生物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必然特点和性状的现象。 15.有效 积温法规:生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所以可用公式: K= N?T表示,考虑到生物开始发育的温度,又可写成: K = N(T-C) 其中,N为完成某阶段的发育所需要 的天数,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 C是发育起点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 K是总积温(常数)。 有效积温 法规的意义① 展望生物发生的世代数;② 展望生物地理散布的北界;③拟定农业天气区划,合理安排作 物;④展望害虫来年的发生历程;④ 应用积温预告农时。 16.阿伦规律(Allen’srule):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较 温暖地区内温动物外露部分 (如四肢、尾、耳朵及鼻) 有明显趋于减小的现象,称阿伦规律,是减少散热的适 应。贝格曼规律 (Bergman’srule):生活在严冷天气中的内温动物的身体比生活在温暖天气中的同类个体更 大,这种趋向称贝格曼规律,是减少散热的适应。  约旦规律  (Jordan’srule):鱼类的脊椎骨数量在低温水域比 在温暖水域的多。  17.水对植被的散布的影响:  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分为  3个等雨量区,所以植被种类也分为 3个区: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和荒漠区。  18.生态因子的不能取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生态因子的缺少,不 能由别的因子来取代;但在必然条件下,某一因子数量的不足,可依靠周边生态因子的加强获取补偿。 19. 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①为陆生植物供应基底,为土壤生物供应栖息场所;②供应生物生活所必定的矿质元素 和水分;③供应植物生长所需的水热肥气;④保持丰富的土壤生物区系;⑤生态系统的好多很重要的生态过 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 1种群: 在必然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加入互相进行杂交、拥有必然结构、必然遗传特点等内容。 2种群 生物学: 研究种群的结构、形成、发展和运动变化过程规律的科学。最主要组成部分是种群遗传学和种群生 态学。3 种群的主要特点:①数量特点:种群参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