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中医助理实践技能考试考点
一、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 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 对光反射(间接、直接):瞳孔反应迟钝或消逝见于昏迷病人。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耀被检查者瞳孔,观看瞳孔变化。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耀一眼时,另一眼瞳孔马上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拦住光线,以防光线照耀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看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来回运动。 二、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是通过深部感觉器完成的,故称深部反射。 临床常用的深反射的检查如下: (1)肱二头肌反射:病人前臂曲肘90度,手掌朝下,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该臂肘部,左拇提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击左手拇指,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2)肱三头肌反射:病人上臂外展,前臂半屈,检查者左手托住病人肘关节,然后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反射中枢在颈髓6~7节。 (3)桡骨膜反射:病人的前臂半屈半旋前位,检查者用叩诊锤轻叩其桡骨茎突。正常反应为屈肘、前臂的旋前。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4)膝反射:病人取坐位时,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与大腿成直角。仰卧位时检查用左手托起两则膝关节使小腿屈成120度,然后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股四头肌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若患者精神过于紧急,反射不出时,可嘱病人两手扣起,用力拉紧再试即可引出。反射中枢在腰髓2~4节。 (5)踝反射:病人取仰卧位时,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用左手轻托病人足底,使足呈过伸位,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反庆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如卧位不能测出时,可嘱病人跪于椅面上,双足空悬椅边,然后轻叩跟腱,反应同前。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三、毫针的选择 在选择毫针时,应依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腧穴所在的部位,选择长短、粗细相宜的`毫针。 如男性、体壮、形肥、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较粗、较长的毫针;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且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毫针。 至于依据腧穴所在详细部位进行选针时,一般是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选针宜短而针身宜细;皮厚肉多而针刺宜深的腧穴,宜选用针身稍长、稍粗的毫针。临床上选择毫针应长于腧穴应至之深度,针身应有部分露在皮肤外。如应刺入0.5寸,可选用1寸的毫针;应刺入1寸时,可选用1.5~2寸的毫针。 四、磙法 1.侧磙法用手背近小指侧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微屈,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2.立磙法用小指、无名指、中指背侧及其掌指关节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操作要点: 1.侧磙法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微屈;立磙法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伸直。 2.着力部位应似球形或瓶状。 3.着力部位应吸附于治疗部位上,避免来回拖动。 4.侧法的动幅度在120°左右,即腕关节屈曲时,向外拨动80°;腕关节伸直时向内拨动40°。立法动幅度在60°左右,即腕关节中立位至背伸60°范围内进行操作。 5.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要协调全都。 6.来回持续用力。 五、小腿体格检查要点 1.视诊:有无红肿,畸形等。 2.触诊:压痛,摩擦感等。 3.动诊:踝关节活动等。 4.量诊:双小腿是否等长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