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毛泽东的宣传策略.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 毛泽东的宣传策略 对打赢 现代信息战的启示 “纤笔一枝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临江仙 给丁玲同志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第一节 毛泽东的宣传策略 1、全面地认识宣传对象 “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 在毛泽东看来,对宣传对象,主要应了解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对象的情绪状态。 其二是对象的知识能力。 其三是对象的现实需要。 2、合理地组织宣传材料 其一、是关于软材料与硬材料的搭配。 “要尖锐、泼辣、鲜明”,毫不吞吞吐吐。 强调硬的同时,又指出“不要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看”。 其二,是远材料与近材料的配合。 他指导报纸登新闻的次序,应是“本乡的,本区的,本县的,本省的,本国的,外国的,由近及远”; 他要求“《时事简报》的新闻,特别是本地的和近地的新闻,一定要是与群众生活紧密地关联着的。如牛瘟、禾死、米荒……都是与群众生活密切关联的。” 其三,是典型材料与一般材料的协调.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典型层出不穷,有劳动模范吴满有、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有平型关、台儿庄、八百壮士,还有毛泽东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 其四,是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的配合。 应该在思想领域种牛痘,即“人为把一种病毒放到人体里面去,实行“细菌战”,跟你作斗争,使你的身体里头产生一种免疫力” 3、科学地运用宣传手段 A、整合新闻资源制造舆论强势。 B、毛泽东还非常重视在宣传过程中对信息流量的控制。 “不要在几个小时内使人接受一大堆材料,一大堆观点,而这些材料和观点又是人们平素不大接触的。 ……要下些毛毛雨,不要在几小时之内下几百公厘的倾盆大雨。 ” 4、准确地把握时空环境 时间上看,毛泽东认为,宣传工作者应注意两点。其一是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历史阶段,宣传的内容、倾向应有所区别。 其二在时效性问题上,宣传家与新闻记者的理解是大不一样的。 在空间问题上,毛泽东主张一切宣传应适应客观情况,素这地点、情境的不同而改变。 他曾指示红军“每到一个地方,要有适合那个地方的宣传口号和鼓动口号”。 在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我党开始全面接管大中城市时,毛泽东又认为,“在大城市工作的作风,决不能搬用在乡村工作的作风。在大城市,凡事均须从新仔细考虑,一举一动都要合乎城市的情况。” 5、动员一切力量打破舆论封锁。 首先立足自身,通过我军掌控的舆论工具对解放区民众进行宣传,同时也十分重视借助政治上中立以及具有进步思想的中外媒介将宣传范围扩大至国统区甚至国外,力求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使受反动宣传蒙蔽的民众认清我军的真实面目。 1936年和1937,毛泽东先后接受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和《大公报》记者范长江的专访,介绍中国革命和红军建设的现实状况,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赢得了逐渐良好的舆论环境。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北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范长江的西北采访:1935年5月1日起,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南下,经烟台、青岛到上海,再沿长江西行,赴重庆、成都,沿作这写旅行通信,5月10日起在该报发表。7月14日,又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之行,至1936年6月结束,1936年8月,他将这次旅行所写的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 他曾经担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他还是中国记协的前身--1937年成立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国新闻界用他的名字设立我国中青年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 毛泽东与范长江 埃德加·斯诺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终于冲破阻力来到解放区,报道边区政治、经济、军事训练、文化、教育等情况。 大部分记者写出了非常详尽而公正的报道,如赵超构的《延安一月》,武道的《我从陕北来》,爱泼斯坦的《毛泽东印象记》,斯坦因的《中共和解放区实况》,福尔曼的《延安报道》等等。 第二节 毛泽东的宣传策略 对打赢现代信息战的启示 现代战争领域已从原来的陆、海、空三维领域,扩大到了深海、空间和信息领域,形成新的六维战争空间。 毛泽东的宣传策略是毛泽东新闻思想与军事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但对于当前我们如何打赢信息战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1、“我的摄像记者到了哪里,哪里就是安理会讨论的问题”。(CNN总裁)———传媒已不再是单一的战况报道工具,而成为战争机器上的重要轮子之一。 毛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