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6--免费语文教学资料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阅读教学
谢步红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诗歌的能力,但是对借古讽今的诗歌接触得不多。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让学生理解这首诗歌表达的感情。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诗歌。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3、理解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诗歌。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法 品析法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用作者介绍和背景链接导入课堂
1、作者介绍
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2、背景链接
通天元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参谋陈子昂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陈子昂又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挫,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一诗。
二、整体感知诗歌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三、理解诗歌内容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幽州台: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歌: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 “吟”等形式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诗意: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前、后:时间绵长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指眼泪。
诗意: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天地:形容空间辽阔
3、诗歌前三句粗笔勾勒,凸现宇宙天地的浩茫宽广和古今人事的沧桑易变。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四、深入探究
1、赏析“念天地之悠悠”中“悠悠”一词。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2、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五、梳理结构
六、主题概括
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写了诗人登楼远眺时凭今吊古的感慨,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表现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
七、背诵诗歌
八、教学总结
通过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问题探究,理解诗歌主题。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完成了学习目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