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仪器分析实验--理论部分
仪器分析实验--理论部分
PAGE第 PAGE 4 页 共
第 PAGE 4 页 共 NUMPAGES 4 页
仪器分析实验--理论部分
仪器分析实验 理论部分
第三章 原子吸光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1、原子吸光光度计的光源是空心阴极灯
2、a.火焰原子化器包括雾化器和燃烧器。常用燃烧器为预混合型
b.常用原子化装置为火焰原子化器和石墨炉原子化器
3、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离子(实验)用得是标准曲线法
第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光的吸收定律 或A=abc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分析技术
a.光源:其常用光源有热光源和气体放电灯。热光源有钨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灯有氢灯、氘灯、汞灯等
b.仪器类型:单波长和双波长
3、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铁(实验)
a.显色剂:1,10 – 二氮菲,pH=2~9(一般维持在pH=5~6时与二价铁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
b.测量的波长选择:(400~600nm)1cm比色皿,试剂空白为参比
显色剂的用量:、、、、(%的1,10 – 二氮菲溶液)
有色溶液的稳定性: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min测定一次吸光度
溶液的pH影响
4、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实验)
a.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E(α-生育酚)
抗坏血酸是水溶性的,α-生育酚是脂溶性的,但他们都能溶于无水乙醇,因此能用在同一溶液中测定双组份的原理测定
抗坏血酸会缓慢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所以必须每次实验时配制新鲜溶液
第五章 红外光谱法
乙醛、苯乙酮的红外光谱(实验)
红外光谱分析试样制备
液体样品低沸点样品可以采用固定池(封闭式液体池),一般常用的是可拆式液体池
纯液样应满足的要求: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要大,红外透光性好,不腐蚀窗片,分子简单,极性小对溶质没有强的溶剂化效应
固体样品
可以将固体用适当的溶剂溶解配合成溶液后按照液体样品处理
糊状法、压片法、薄膜法
红外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的结构
KBr压片,基底
第六章 分子荧光光谱法
1、两种光谱: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2、荧光的影响因素:至有一个芳环或多个共轭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容易产生荧光,稠环化合物也会产生荧光
苯环上的取代基对荧光的影响:a.通常给电子基团(-NH2、-OH、-OCH3、-NHCH3、-N(CH3)2)使荧光光谱增强;b.吸电子基团(-X、-NHCOCH3、-NO2和-COOH)使荧光减弱。具有刚性结构的分子容易产生荧光
3、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
入射光强度一定时,有F=Kc ,即在低浓度时,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荧光分析法灵敏度高(比分光光度法高103~104倍),选择性好,简便快速,应用广泛
4、荧光光度法测定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实验)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第十五章 气相色谱法
基本原理(P208)
气象色谱仪:填充柱气象色谱仪和毛细管柱气象色谱仪
常用载气有氢气、氮气。用热导检测器时主要使用氢气,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主要用氮气
色谱数据处理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面积归一法 定量计算公式:
b.内标法 定量计算公式:
4、内标法分析低度大曲酒中的杂质(实验)
内标物:乙酸正戊酯
大题(10分)必考:
1、影响差热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气氛和压力的选择
升温速率的影响和选择
试样的预处理及用量
参比物的选择
2、DSC实验中哪些因素影响测得的转变温度的精度?
答:影响测得的转变温度精度的主要因素:
(1)样品质量。若样品质量太小,则信号太弱,误差较大。如果样品质量较大,则可能受热不均匀,得到的结果不准确。
(2)铝坩埚。制样的坩埚应当压平,保证受热的均匀。
(3)升温速率。若升温速率过快,则可能导致测得的转变温度偏高,灵敏度提高,分辨率下降。若升温速率过慢,则可能等待时间过长,浪费时间。
(4)热历史。不同的热历史测的的结果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5)气流流速。气流流速要恒定,否则引起测试基线波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pdf VIP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模板-申报书.PDF VIP
- 【黑里寨镇A小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docx VIP
- 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docx VIP
- 精神科护理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文.docx
- SEL-751A_美国SEL公司751A中文版说明书.PDF VIP
- 卫星气象学课件:第九章 由卫星资料定量估算气象参数.ppt VIP
- (可直接打印) 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2025题 .pdf VIP
- 体检结果异常分析.xlsx VIP
- 食品卫生基础知识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