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柴油加氢精制工艺
定义:加氢精制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氢油比和空速条件下,原料 油、氢气通过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在加氢精制催化剂的作用下,把 油品中所含的硫、 氮、 氧等非烃类化合物转化成为相应的烃类及易于
除去的硫化氢、氨和水。提高油品品质的过程。
石油馏分中各类含硫化合物的 C—S 键是比较容易断裂的,其键
能比 C—C 或 C— N 键的键能小许多。在加氢过程中,一般含硫化合
物中的 C— S 键先行断开而生成相应的烃类和 H2S。但由于苯并噻吩
的空间位阻效应, C-S 键断键较困难,在反应苛刻度较低的情况下,
加氢脱硫率在 85%左右, 能够满足目前产品柴油硫含量小于 2000ppm
的要求。
柴油馏分中有机氮化物脱除较困难,主要是 C-N 键能较大,正
常水平下, 在目前的加氢精制技术中脱氮率一般维持在 70%左右, 提
高反应压力对脱氮有利。
烯烃饱和反应在柴油加氢过程中进行的较完全, 此反应可以提高 柴油的安定性和十六烷值。
当然,在加氢精制过程中还有脱氧、芳烃饱和反应。加氢脱硫、
脱氮、脱氧、烯烃饱和、芳烃饱和反应都会进行,只是反应转化率纯 在差别, 这些反应对加氢过程都是有利的反应。 但同时还会发生烷烃 加氢裂化反应, 此种反应是不希望的反应类型, 但在加氢精制的反应 条件下,加氢裂化反应有不可避免。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
调整反应温度和采用选择性更好的催化剂。
’ .
;
下面以我厂 100 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为例,简单介绍一
下工艺流程:
6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
D201
F101
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醇技术( RSDS 技术)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醇装置的主要目的是拖出催化汽油中的硫含
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汽油执行国三标准,硫含量要求小于
150ppm,烯烃含量不大于 30%,苯含量小于 1%。在汽油加氢脱硫的
过程中,烯烃极易饱和,辛烷值损失较大,针对这一问题,石科院开
发了 RSDS 技术。 本技术的关键是将催化汽油轻重组分进行分离, 重
组分进行加氢脱硫, 轻组分碱洗脱硫。 采取轻重组分分离的理论基础
是,轻组分中烯烃含量高,可达到 50%以上,通过直接碱洗,辛烷值
几乎不损失。 而重组分中烯烃大多是环烯烃, 经过加氢后变为环烷烃,
辛烷值几乎不损失,导致重组分加氢辛烷值损失的是 C7 以上单烯烃
’ .
;
和双烯烃饱和, 但以上两种物质所占比例较小, 正常情况下重组分加
氢后辛烷值损失在 1.5 以内。 RSDS 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设立了两个
反应器, 第一个反应器在低温高空速下操作, 目的是将二烯烃饱和成
单烯烃, 防止在高温反应条件下二烯烃聚合生胶, 可以延长装置运转
周期。
60万吨汽油选择性加氢
F19201
制氢装置
本套装置采用烃类水蒸气制氢方法,我公司采用的原料是炼厂干气和水蒸
气在催化剂上进行反应, 产生的氢气在经过变压吸附将氢气提浓, 外送氢气纯度
达到 99.9%。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干气脱硫部分
进入脱硫部分的原料气,首先进入加氢反应器( R4001),发生将有机硫转
’ .
;
化为无机硫,然后再进入氧化锌脱硫反应器( R4002A.B)脱氯段脱除原料中的
氯,最后进入氧化锌脱硫段,在此氧化锌与硫化氢发生脱硫反应。
精制后的气体要求硫含量小于 0.5ppm, 烯烃小于 1%(V)、氯小于 0.2ppm 进入转化部分。
2、转化部分
精制后的原料气按水碳比不小于 3.2 与水蒸汽混合,再经转化炉( F4001)
对流段预热, 进入转化炉辐射段。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发生复杂的水蒸汽转化反 应,从而生产出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平衡混合物。主要反应 有:
CnHm + nH2O = nCO +(n+m/2) H2 ①
CO + 3H2 = CH4 + H2O △Ho298 =-206kJ/mol ②
转化反应是强吸热反应,转化炉内温度高达 900 度。
3、中变部分
由转化部分来的转化气进入中温变换反应器( R400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发生变换反应:
CO+H2O=CO2+H2 △Ho298 =-41.4KJ/mol
将变换气中 CO 含量降至 3%左右,同时继续生产氢气。中变气经过汽包 给水换热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