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11级学前教育一班甘明月 Who 远承孟轲 近接陆九渊 ? 王守仁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人物简介 生卒年:1472——1529 出生地:明代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职业: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 主要成就:发展陆九渊心学,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平定朱宸濠之乱。 代表作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 中文名:王守仁 别名:王云,王阳明 时代背景 明朝自1368年建立,到1644年灭亡,历经276年。而王阳明所处的时代位于明朝中期最为腐败,最为黑暗的时期。正德皇帝昏庸无度,整天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不理朝政,把江山大权整个交到了太监刘瑾手中。刘瑾利用手中的大权,专横跋扈,设立了历史上令人胆寒的东厂、西厂,专事迫害忠良,镇压百姓。于是,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社会动荡不堪,贤良志士遭受压制,奸臣贪官小人得志。王阳明生活在这种时代,自然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也正因为如此,心学在乱世中产生了。 据《年谱》记载,他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王阳明刚好出生,祖父便为他起名叫王云,乡中人亦称其降生处为瑞云楼。然而,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开口说话了。 王守仁十岁时,父亲高中状元。他随父赴京,路过金山寺时,他父亲与朋友聚会在酒宴上,有人提议作诗咏金山寺。他随口诵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就是他的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十七岁时,他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进了道教的铁柱宫,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通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此后他常常在各地和道士讨论养生的问题。 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当时相当于宰相的内阁首辅李东阳笑着说:“你这次不中,来科必中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王阳明悬笔立就,朝中诸老惊为天才。嫉妒者议论说,这个年轻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无人。二十五岁再考时被忌者所压,又未考中。 成长之路 二十八岁礼部会试时,他考试出色,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王阳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学,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1517年,他平定江西,后又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两年后,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受封“新建伯”。 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王守仁总督两广军务,击溃瑶族和僮族等少数民族的地方武装。两广役后,阳明肺病加疾,上疏乞归。 1529年元月9日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守仁在归途中病逝于江西省南安舟中。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作用 ■论道德作用 ■论儿童教育 (一)论教育的作用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在“心”中,“心即理”。他还认为“良知即天理”,即是“心之本体”。“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在他看来,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还有来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