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盘水市基础教育教学市级课题
《青年教师培养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青年教师培养途径和方法研究》课题组
成员:杨婷(负责人)
郭太鸢(实验教师) 田 平(实验教师) 袁 蓉(实验教师)
刘 静(资料员 实验教师) 李 懋(实验教师)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教师队伍新老的自然交替, 青年教师的群体
越来越大, 青年教师成为了教育战线的生力军。 把青年教师的现在与未来发展相
结合,加强青年教师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刻不容缓
的首要工作。
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不久, 他们大多满腔热情, 劲头十足。 可他们自身能力水
平有限,缺乏经验,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面对一系列问题,往往急躁,焦虑不
安,无所适从。在这个时候,他们迫切地希望有人来给予指导和帮助。要是我们
不引起重视的话, 他们就可能开始分化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人坚持不懈, 虚心求
教,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慢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部分人则对现实不
满,怨天尤人,放松努力。我们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看到:凡是教学成效显著的教
师,无一不是在教育思想修养、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投
入了巨大的努力; 凡是在教学工作中坚持学习、 不断努力的教师, 大都能获得令
人满意的教学成效 ; 凡是教学成效始终不见起色的教师, 总是在思想认识或者教
学能力方面存在学习不够、 修养不足的问题。 这就给我们一个警示: 青年教师的
培养工作如果及时跟上的话, 就能使青年教师们端正工作态度, 把握住方向, 克
服困难,较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假如我们任其自然,没有指导,没有督促,青年
教师的成长就会走弯路,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则可能形成工作上的不良定势, 一辈
子无所作为, 一事无成。 这不仅是青年教师们自己的损失, 而且更是教育资源的
巨大浪费。 这种后果就可能造成教育事业后继乏人、 青黄不接, 师资队伍出现质
量危机,教育质量下滑的不良局面。因此,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
尽快成长,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教学能力, 适应、胜任跨世纪教
1
育的重担,这是事关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民族进步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人才的培养有其必然的规律性。 认识人才的成长规律, 按照人才的成长规律
办事,把握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 我们才会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 我们的教
师队伍建设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的生物属性使人自觉和不自觉地去适应
社会环境, 使人本能地保持和延续在适应过程中已经形成的行为习惯。 人的这种
定势趋向对人的终生起着极大的影响。 从这个认识出发, 我们抓教师队伍建设就
应从教师岗位就职工作开始, 从教师启蒙工作阶段开始, 让教师通过一定的激励,
激活自身的潜力优势,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自己的修养, 提高自己的能力
水平,尽早形成良好的工作定势趋向。 我们着眼于青年教师群体, 开展青年教师
成长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策略研究,这不仅是抓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更是我们促进国家知识经济发展,满足人才资源需求的具体实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