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韬的籍贯与情缘
王韬的籍贯与情缘
被誉为“中国出洋看世界第一人”、“东西方文化交流第一人”的王韬,籍贯究竟是哪里?一般认为他是吴县?f直镇人(今苏州吴中区)。?f直还专门辟有王韬纪念馆。事实上,这座清代建筑是当地士绅沈宽夫旧宅。王韬的先祖居住在昆山,从祖父起迁移至?f直镇甫里村。母亲朱氏,出生于昆山锦溪镇诗礼之家,五岁时母亲就口授字义,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f直镇在清代雍正初年曾由元和、昆山、新阳三县分治。西属元和,东隶昆山。甫里、渡头等村归新阳管辖(新阳与昆山同城分治,县衙原址现为昆山新阳街中山堂。一直到今天,?f直东侧的南港仍属昆山管辖)。甫里是?f直的古名。唐代诗人陆龟蒙居住于此,号甫里先生,所以出生在甫里村的王韬被认为?f直人,这不难理解。
《漫游随录》是王韬的一部游记集,以时间为序,追忆一生的游踪。其中之一,记叙了18岁时赴新阳县试时登临马鞍山(玉峰山)的情景。那天考试后,他兴致很好,与朋友大游马鞍山,登上百里楼,“御风而行,衣袂飘举”。在马鞍山绝顶处,他迎风披襟,大喊:“快哉,此大王之雄风也!”由于主持县试的官员对他的文章击节叹赏,让他自信心大增,此后每次赴考前都要登山,“马鞍山色浑如旧,每到来游例有诗”。
道光二十四年(1843)王韬在新阳县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然而,三年后去金陵应试却落第了,这对他刺激很深。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去锦溪镇设馆教书。外婆家姓朱,是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几个舅舅热心地帮助他在授课的同时致力于经史之学。21岁的王韬胸怀大志,却难以施展,内心激昂而又苦闷。他写下了《锦溪寄怀诗》四首。其中之一写道:“寂寞锦溪路,萧条淞浦滨。橐笔情无限,捻书愿未真。交游长契阔,世事剧艰辛。地僻客朋少,村深风俗醇。检点诗篇富,登临景物新……”从中可以看出,他在困顿中急切期待着展翅高飞的机会。
从《漫游随录》、《眉珠庵忆语》及《王韬年谱》中可以看出,王韬在15岁时就读于?f直青萝山馆,馆主顾惺是新阳县贡生。小楼共读中,王韬与一位女同学“某女士”产生了感情。他的左臂上有黑痣,“某女士”也解罗襦以示腹部赤痣,红痕嫣然,纤纤一弯,状若新月。两人往来了几年,却未能结合。直到王韬去锦溪教书后,还写下一首《还蘅阁内史》,末句曰:“银河咫尺如天样,只有宵来绮梦通。”不久,这位“某女士”便病逝了。
咸丰四年(1854),27岁的王韬已经去墨海书馆就职。这年夏天,他与昆山女子红蕤发生了恋情。《王韬年谱》记载:“夏天,身体不适,从上海前往昆山县笙村(城西八九里许)避暑,往忘年之交孙笠舫家,与其女红蕤阁女史相爱,有割臂之盟,愿居妾媵,旋至事乖……”王韬早已娶妻生女,红蕤甘愿作妾,但这份因缘同样没有结果。王韬写了《笙村寻梦记》一卷,“以志悔”。红蕤离去后,又作词《高阳台》、《西子妆》、《台城路》等,寄托了哀怨迷离的情愫。
王韬是小说家、翻译家、新闻人,又是一位多情善感的词人,著有《眉珠?Q词抄》四卷。可惜大多词作已散佚。眉珠即眉月,揭示一颗永恒的红痣,象征他与“蘅阁内史”的初恋之情。他一生沉迷在冶游中,繁花过眼,却对家乡的女子情有独钟,恐怕不仅仅是因为貌美。以“眉珠”作书名,恐怕也有另一层寓意。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8),靠近澄湖的锦溪、?f直一带洪水泛滥,农田受灾,教书收入随之减少。六月,在上海以教席维系五口之家生活的父亲王昌桂不幸病逝。这是对王韬又一次打击。恰好这时候,王韬在锦溪接到了英国传教士麦都斯的邀请,到上海墨海书馆参与编校译书。麦都斯是王韬去上海探望父亲时结识的。尽管在当时的儒士观念中,为夷人做事颇不体面,然而王韬经济窘迫,家里又有娇妻幼女,书馆的薪俸很稳定,不能不去。在那里,他广泛接触到西方的科学文化和思想方式,同时也向人们介绍西方科学文化,长达十三年。
清同治元年(1862),他亡命香港,从事著述、翻译和办报活动,经历了人生的急剧变化。香港英华书院院长、汉学家理雅各是麦都斯的好友,聘请王韬翻译了《尚书》、《竹书纪年》等古籍。1867年,理雅各离开香港回苏格兰家乡,热情邀请王韬去欧洲游历,并在那里帮助翻译中国古典文献。于是王韬乘轮船从香港启程,取道新加坡、锡兰、槟榔屿、亚丁、开罗,出地中海,经墨西哥,抵达法国马赛,行程约四十余天。在巴黎,他游览了卢浮宫等名胜,并且拜访了索邦大学的汉学家儒莲。在伦敦,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圣保罗大教堂等。牛津大学还特邀王韬以华语作演讲,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国学者至该校演讲。随即,王韬来到理雅各故乡苏格兰克拉克曼南郡的杜拉村,翻译了中国经典《诗经》、《易经》和《礼记》等。
王韬的一生,学贯中西,著述等身,已刊未刊的著作多达50多种。重要著作有《?|园文录外编》12卷,是他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时所写论说的精华编成的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pdf VIP
- 幼小衔接拼音书写练习本自写打印版.pdf VIP
- 2.跨境电商行业出口退(免)税一本通.pdf VIP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6章 基(营)地研学课程操作.pptx VIP
- 4阴极保护监理细则(0版).pdf VIP
- 卫生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pdf VIP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经典型骨肉瘤诊疗指南2025.docx
- GB50724-2011 大宗气体纯化及输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医学课件-血透患者生命线—动静脉瘘.pptx VIP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7章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