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 从古诗词中汲取坚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嘉莹 从古诗词中汲取坚韧 叶嘉莹colon;从古诗词中汲取坚韧 刘芳 2021-05-06 16:49 “现在在电视上讲课,五分钟内没抓住观众兴趣,就算失败。我想反其道而行之,不要片花,不要音乐,不要包装,我要看看纯粹的传统文化能拿到多少眼球。” 10月17日南开大学90年校庆,85岁的叶嘉莹身披藕荷色披肩出现在“名家讲坛”上。偌大的东方艺术系演播厅座无虚席,还有近百名学生坐在过道和演播厅的舞台上。 八十大寿时,有人问叶嘉莹: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那八十呢?几年后,叶嘉莹终于找到了庄子的一句话作为答案:“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24年7月生于北京。1945年辅仁大学国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毕业后开始教学生涯。上世纪60年代中赴美讲学,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用英语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国学者之一,为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1979年起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古典诗词,影响很大。代表作品《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 85岁的叶嘉莹从身后书架中拿出一套尘封已久的DVD来,正色道:“现在我最大的愿望是谁能有勇气,拿这套录像去电视台播,就当做个实验,看看古典诗词还有多少人愿意听。” 录像内容是1987年她于国家教委礼堂作的“唐宋词系列讲座”,共计十讲,每讲两小时。视频全无各种声光电效果,镜头几乎从头到尾对准讲台,以最简单的方式留下最原始的记录。 “有人告诉我说,现在在电视上讲课,五分钟内没抓住大家的兴趣就失败了。我倒想反其道而行之。”她甚至拒绝添加片花、音乐等包装手段,执意要看看在这个“物质主义扑面而来的社会”,纯粹的传统文化能拿到多少眼球。 教书六十余载,被问最多的问题是:现在学古典诗词还有什么用处?她往往如是回答:“古典诗词让人心不死。” 【家学渊源:重视传统文化】 小时候接触传统典籍,叶嘉莹见到《论语》里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真是给我很大的冲击,究竟什么是道呢?” 那时她正是上小学的年纪,家里人认为童年时期记忆力最好,应该多读些有久远价值的典籍,不必浪费时间去学校学习“大狗叫小狗跳”,于是请了曾在京沪任教的姨母给叶嘉莹和弟弟讲读古书。 开蒙读的正是《论语》,姨母的讲解要言不繁,并不重视文字方面的注释,叶嘉莹尚不能全然领会,只管努力背诵。“背下来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里,每当我碰到事情需要做决断的时候,脑子里就常常无形中跳出一些‘论语’来,就会受它的影响。” 至今,她仍然将《论语》归为对她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无论谈到教学还是人生体悟,她都喜欢引用其中语句来阐发。“比如后来我刚教书时,家里状况窘困,穿补丁衣服上课,但我不以为耻,‘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来也与。’有人偶然态度不好,我又想到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源于叶家的家学渊源。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祖上是蒙古裔的满洲人,本姓叶赫那拉。清政府被推翻后,改汉姓为“叶”。叶嘉莹的祖父曾任过工部员外郎,伯父青年时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父亲毕业于北大英文系,母亲也曾在女子职业学校任教。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叶嘉莹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她记得三四岁时父亲就开始教她认字。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也在很早就开始了。在叶嘉莹印象中,每当北平大雪时,父亲常吟唱“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这也引发了她读诗的兴趣。11岁时,她开始学做诗,并遵嘱用文言文写信给时在上海的父亲报告学习情况。 初中后,母亲送了一套《词学小丛书》给她,其中收录的纳兰性德的《饮水词》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引起她对词的爱好,继而无师自通地填起词来。她大学中第一次交习作,便得到评语:“写诗是诗,填词是词,谱曲是曲,青年有清才若此,当善自护持。” 【“跑野马”讲课风格的由来】 “七七事变”爆发时,叶嘉莹尚在北平市立第二女中读书。暑假一过,“你发现全变了,原来的校长、老师不见了,都换成新人,英文课也减去一大半,改成日文课。”宣扬日中亲善的新课本还没编好,他们只好先用旧课本,开学第一天不讲课,就是拿着毛笔和墨盒,在老师监视下把旧课本某某页撕掉,或把某某页第几行涂掉。“历史和地理变动得最大,比如甲午之战不能按原来的讲了。” 当时的国立大学大都被敌伪统治,只有辅仁大学由于是天主教会主办的学校,不在其控制范围之内,仍有一部分不肯在敌伪学校任教的老师在这里教书,这给叶嘉莹带来很大的吸引力。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在这里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