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
宁波市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鼓楼图片来源:住建部 一、城市概况 宁波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是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城市处于三江(姚江、奉化江、甬江)交汇之处,历史上水网密集,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格局。进入中华民国以后,大量塘河被填埋,河流大幅度减少,但其城市基本格局和形态仍保持水乡特征。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府治移至三江口,为宁波建城之始,此后宁波城始终是州府级行政中心。至少从唐代开始,宁波就是我国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是我国连接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宋代以后,宁波文化教育事业逐渐发展,至明清时期,其文化已高度繁荣,是浙东学派活动的主要城市。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我国最早的“五口通商”城市之一,是我国近代化过程起源地之一。宁波人有长期经商传统,形成了现代宁波商帮,至今仍活跃在国内外经济领域。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宁波城市风貌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目前保存比较完好,体现宁波历史特色的主要有月湖等八个历史文化街区。 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宁波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图片来源:住建部 二、历史沿革 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东周时期,这一区域属于越民族活动地区。春秋末期,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句践灭吴,“越使吴王居甬东”(《春秋左传·哀公二十二年》,这是古籍中第一次明确今宁波地区属于越国的记载。《国语·越语上》中更明确说明:“句践之地,……东至于鄞”。 秦汉属会稽郡。此后直至陈,其上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与辖区略有变化,但宁波所属基本行政单位基本不变。 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后,省并郡县,余姚、鄞、鄮省入句章县,今宁波属之。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采访使齐澣奏以越州之鄮县置明州,“以境有四明山为名”(《新唐书·地理志》),州治鄮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明州为余姚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明州。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浙东观察使薛戎上书,“明州北临鄞江,地形卑隘,请移郡于鄮县置”(《乾道四明图经·总叙》),明州府治迁至今三江口地区,此后,此地一直为州府级行政中心。 自长庆元年移州城以后,宁波的政区沿革主要为辖区、名称、行政等级等的变迁,而城市位置没有变动。 唐末,钱镠割据浙江,宁波为其势力范围。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钱镠于明州置望海军。 宋初,建隆元年(960年)升为奉国军节度,以吴越王钱俶之弟钱亿为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王纳土归宋,明州由宋政权直接管辖,属两浙路。 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因新君宁宗曾为明州观察使,升明州为庆元府。 元代,为庆元路,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明太祖吴元年(公元1367年)十二月改庆元路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鄞县单仲友上奏:“明州同国号,请更名。上以郡有定海县,海定则波宁”(《嘉靖宁波府志·序》),定名宁波,此后一直相沿未改。 清代,宁波属浙江省,设宁绍台道,驻宁波。 民国初废府留县,宁波属会稽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划鄞县城厢及郊外六七里地置宁波市,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年(1931年)撤市,重属鄞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后,省以下分设专员公署,属浙江省第五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和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辖境属浙江省第六行政专员公署。 1949年5月浙东解放,析鄞县城区设宁波市,直属于省。并设宁波专员公署,驻宁波。1983年7月撤销宁波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管县体制。1984年调整扩大市区,析鄞县福明乡和石碶、潘火、望春乡的部分境域入市区,并划镇海县沿海、沿江地带置滨海区(后分为镇海、北仑两区)。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计划单列市。1988年3月批准为有制订地方性法规权限的较大的市。1994年宁波被确定为中国副省级城市。2002年鄞县撤县建鄞州区。 历史建筑-海曙区永寿街历史文化街区费家巷林宅 三、历史文化价值 宁波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遗存丰富,特点突出,包括古文明发源地、独具特色的人文特质以及由此形成的城市文化和建成环境,还包括藏书文化、红色文化、 名人文化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由此延伸的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1.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宁波河姆渡文化的发现,将中华文明起源上溯至7000年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