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PAGE / NUMPAGES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24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课题
刘姥姥进大观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红楼梦》的相关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封建社会的本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培养不慕荣华富贵的品质。
课前准备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他为人性情放达,好酒健谈,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
写作背景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曾多次进入贾府。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写的是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的情形。题目是编者加的。原题为“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后,凤姐和鸳鸯为了取悦贾母,合谋让刘姥姥在吃饭时出尽洋相,导演了一场“笑”剧。
读准字音
一径(jìnɡ)潇湘馆(xiāo)蓼溆(liǎo xù)捏丝戗金(qiànɡ)
漱盂(shù)麈尾(zhǔ)撮弄(cuō) 四楞(lénɡ)
铁锨(xiān) 发怔(zhènɡ)秋爽斋(zhāi)篾片(miè)
银箸(zhù)楠木(nán)调停(tiáo)肏攮(cào nǎnɡ)
促狭鬼儿(cù)筵席(yán)嬷嬷(mó)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一径:径直。
蓼溆:水边有着许多花草的地方。这里指大观园中的一个景点。蓼,一年生草本植物。溆,水边。
捏丝戗金:把捏成各种图案花纹的金丝嵌在器物上。戗金,在器物图案上嵌金。
相干:指相互间有联系,有关系、有牵涉,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仔细:小心,当心。
撮弄:戏弄。
不伏手:不称手,不好用。
促狭鬼儿:爱捉弄人的人。促狭,爱捉弄人。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红楼梦》中写笑最经典的就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席间这幅群笑图,可以说,群笑图中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最有意思的是曹雪芹只有一个“哈哈大笑”,九个“笑”,那他是怎样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众人的笑态呢?在他笔下,每个人的笑又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和大家一块吃饭时出丑,逗得上上下下大笑不止。
2.如何理解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刘姥姥是一个大智若愚型的人物。她放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丑角的面具,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但是她的丑角形象却是刻意而为,她早就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一切的目的就是取悦别人,博得别人的同情,以此获得贾家的赏赐。所以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丑角,自有农村老妇的机敏和纯朴。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2段),写众人游大观园,决定在秋爽斋吃饭。
第二部分(第3~5段),写凤姐、鸳鸯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三部分(第6~10段),写刘姥姥表演“笑”剧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1段),写“笑”剧结束后的坦白。
【品味亮点词语】
1.“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句中的“发怔”这一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一“发怔“细节写得尤为传神,特别真实,这个看似无声的间歇时间,实际上是为后面写众人大笑做铺垫。
2.“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总之,这些动词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感悟精彩句子】
1.“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1《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案.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教案.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课时训练.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课时训练 (1).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课时训练.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1 集体生活要请我 课时训练.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1 集体生活邀请我 课时训练.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2 集体生活成就我 课时训练.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