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课件完全版(新增:全程电子教案)42870.ppt

中医诊断学课件完全版(新增:全程电子教案)4287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寸口与脏腑相配 配属原理: 1、上竞上,下竞下:恰似一个倒立的人形  《难经?十八难》:“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2、表里配:根据脏腑经络相表里的关系配属   肺与大肠同归右寸,心与小肠同属左寸 第七百六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寸关尺与脏腑配属的原理 左 右 寸 心 肺 关 肝 脾 尺 肾 肾 第七百六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寸口与脏腑配属的原理   左手     右手 心(君火)    肺(金)     肝(木)     脾(土)     肾(水)     肾(相火)          阴、血、精    阳、气      第七百六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寸关尺与脏腑配属的原理 1、此配属符合五行的原理: 2、符合阴阳(气血)的原则:肺主气,脾气主升,命门之火,少火生气,故气旺于右为阳;心主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故血旺于左为阴       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命 第七百六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诊脉时间:平旦为佳,安静 2、体位    体位: 坐位 卧位    与心脏等高   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 第七百六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诊脉方法 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倾斜,指腹对脉脊。高大者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儿用拇指定关法  1、举:轻取  2、按:重取  3、寻:中取   循法、推法、总按、单按 第七百六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总按 * 第七百六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第七百六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第七百六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5、平息:“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 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6、五十动: “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第七百六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四)平 脉 平脉既正常脉象的特点 1、胃:脉来从容、和缓、流利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胃少为病” “无胃为死” 《素问?玉机真脏篇》 2、神:应指有力,节律整齐  “按指下之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 3、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   “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脉经》 第七百七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脉象的生理变异  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瘦人脉浮,肥人脉沉 2、与精神情志有关: 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第七百七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课堂小结: 1、部位:寸、关、尺 2、指力:举、按、寻 3、平脉:胃、神、根 第七百七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五)病脉 1、浮脉、沉脉  2、迟脉、数脉 3、洪脉、细脉 4、长脉、短脉 5、虚脉、实脉 6、滑脉、涩脉 7、弦脉、紧脉 8、结脉、代脉、促脉 第七百七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崔氏《脉诀》:“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 第七百七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脉位分类  浮脉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脉理: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三秋得之应无恙,久病逢之确可惊” 二者的区别:表证脉浮但有根;里虚脉浮而无根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论》 浮紧--表寒 浮数--表热 浮缓--伤风 浮芤--伤暑 第七百七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濒湖脉学》“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有深深下沉之势” 《脉诀刊误》“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 第七百七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四十一分。 脉位分类  沉脉 【临床意义】里证 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

文档评论(0)

130****44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