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高》是杜甫的一篇有名的七言律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漂泊西南间”,加上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离世。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他新的哀愁。 2.诗歌题材介绍 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染上了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即景抒情诗往往是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三、具体理解 1.先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把握语气的缓急,然后按照景物(注意特点)——画面——情感——风格的顺序研习如下问题: (1)前两联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1)景物:风(呼啸的),天(辽阔的),猿声(哀凄的);渚(清澈的),沙(洁白的),鸟(盘旋的);落木(漫天的、萧瑟的),长江(不尽的、滚滚的)。 (2)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给全诗奠定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2)①画面:一个萧瑟的秋天,天空是那样辽远,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猿声。小洲边的水是那样的清冷,岸边的沙子是那样的惨白,鸟儿在风中挣扎着,盘旋着,发出阵阵哀鸣。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瑟的秋风中飞舞着,奔流不息的长江波涛拍击着江岸滚滚向前。 ②通过这样的画面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夔州秋天冷静凄凉的特征,这凄清萧条的秋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情感基调。 (3)后两联主要抒发了诗人的“悲秋”愁绪,写了几层悲?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3)悲秋愁绪: ①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 ②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③战争带来的国难家仇;④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诗人形象:诗人的悲的根本原因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恨”是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心有余力而力不足的忧愤。“新停浊酒杯”是因为他因病困窘戒了酒,现在连借酒消愁都无法做到了,只能把满腔的愁苦郁结在心中,这是一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这时诗歌中展现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形象。 2.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人们常用“沉郁顿挫”形容杜甫的作品风格,“沉郁”指其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 ,感情深沉、真挚。“顿挫”指诗歌的音节和音调随着感情的波澜起伏而抑扬亢坠,也指抒情方式回流婉转。“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吧,语势有停顿转折。请同学们试着研讨本诗情感如何沉郁,用语如何顿挫。 提示一: 宋代罗大经曾经说颈联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含义: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提示二: 《登高》语言凝练,有丰富内涵,尤其描写景物的语言自然,读来有抑扬顿挫之美,又能感受到一幅广阔深远的图景。 四、列表总结 题目 意象 情感态度 风格 山居秋暝 明月、松林、清泉、岩石 闲适恬淡 清新含蓄 从军行(之四) 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黄沙 无畏豪迈 雄浑悲壮 石头城 山、潮水、旧时月 国运衰微 深沉感慨 锦瑟 惆怅悲伤 华美凄迷 登高 落木、长江 悲愁忧民 沉郁顿挫 五、小结 唐朝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在她289年的岁月后,终于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就历史而言,这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已过去,只有唐诗能经得起风雨的侵蚀,保持永不消退的绿色一千多年一直震撼着中华儿女的心灵! 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唐诗的成就更是达到了一个令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黄河,广阔的流域灌溉着中华民族的国土,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直至今日,仍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全唐诗》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二、相关介绍 1.诗歌体裁 近体诗:唐代出现被唐人用以区别古体诗的新体诗,又叫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以五言、七言为主。律诗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多用“起、承、转、合”的结构。 区别: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有平仄和韵律;近体诗则相反,有十分严格的格律。 2.诗人绍介 王维其人其诗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人。王维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限,分为前后两期。早年的王维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21岁举进士,作大乐丞,后由于张九龄罢相等原因,意志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奉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万事不关心”的生活。《山居秋暝》就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 王维的诗有很高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