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
关于《檀香刑》中暴力描写
摘要:在《檀香刑》中,莫言极细致地描述了阎王闩、凌迟、檀香刑等多种酷罚,艺术再现了行刑过程之血腥残暴,不仅刺激着读者的感官,也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世界。本文从美学角度对小说中酷刑描写的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小说中暴力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檀香刑》中所蕴含的政治文化底蕴以及关于人性的思考。
1 绪论
莫言,乡野寻根文学作家,大多以家乡高密为背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大量运用意识流的手法给我们呈现了一系列精彩的乡土文学作品。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有《檀香刑》、《十三步》、《红高粱家族》等十部,中短篇小说有一百余部,剧作,散文也有多部,其中有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红高粱家族》、《师傅越来越幽默》、《白狗秋千架》等都被改编为电影。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作家。著名作家苏童曾经说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以纯文学作品问鼎,无关政治”陈村也说过他是“立足当代,走在大地上的土作家”。
暴力美学这一概念的出现最早体现在影评之中,主要将带有暴力血腥的场面化作与影片内容密切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等多重感官上的审美要素,更偏向于一种形式上的美感。文学作品中也如此,暴力会经过一系列的改造之后变得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又或者是直接展现暴力的过程及其血腥的场面,从而达到一种感官上的刺激。文学中的暴力美学和影评中的暴力美学所阐述的东西基本一样,但放置的领域不同,其表达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
从美学角度对莫言作品中的暴力描写有诸多的研究,本文立足于文本的艺术表现方法,结合小说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檀香刑》酷刑描写的政治寓意以及所展示的人性世界。
2 《檀香刑》中暴力的艺术表现形式
2.1 情节设置与叙述
莫言说过,他不愿意简简单单的讲述一个故事,也不会做一些过分时尚的事情,他更愿意找一种结构,不失精巧、自然。而结构又和叙述角度有关联,从人称视角叙事是一种全新的叙述结构。
《檀香刑》中,各章节都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对故事进行叙述,或为当事人或是主人公,两者的陈述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而在小说中间部分则转换成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站在一种全方位的的角度来交待事情的始末。
每个故事开头,由孙眉娘、赵甲、赵小甲和钱丁四个人依次叙述,他们从个人出发对自己的一生包括感情部分进行叙说,将他们心中所想的完全的展现在读者眼前。从孙眉娘的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位平凡女子对自己的公爹的痛恨和对钱丁既爱又恨相交的情感,爱的是钱丁这个人,恨的是他要抓捕自己的亲爹;而在赵甲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心狠手辣,自私冷漠无情的刽子手的形象,这就呼应了孙眉娘对公爹的憎恨;在眉娘与赵甲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知道赵小甲是一个傻子,所以接下来就以一个“傻子”的独特视角来写,在小甲眼中,所有人都是一种动物变成的,他的妻子是蛇,父亲是豹,钱丁是虎,用一种隐喻的手法描写了傻子眼中的世界;县知府钱丁是一个读书人,他的叙述比其他三位显得有条理并带有书生气息,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他对孙眉娘的喜欢,对赵甲的鄙夷,对孙丙的怜悯,对达显官贵和德国入侵者的痛恨,是文中少有的带有正义感的书生。每个人物的性格,各种关系都在开头展现出来了,也为接下来的叙述做了一层铺垫。
整篇小说,首尾呼应,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我们能了解到赵甲的得意忘形,赵小甲的冷酷无情,孙丙的无奈与悲恸,孙眉娘的悲痛和钱丁的苦痛煎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叙述也是一环扣这一环,这就清晰了整个情节发展的走向及结局,也突出了每个人之间的争执与摩擦。
通过第一人称的解读,我们已经大概了解故事的梗概,但要进一步了解详细的内容,就需要一个能够全方位的来叙述整个事件的人物,也就是全知型的叙述。在这种叙述下,孙眉娘、赵甲、钱丁及孙丙这些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都一目了然,这种叙述者不带一丝个人色彩,而是在将自身所知道的公正的事无巨细的表达出来。在这个叙述者的表述下,我们能更加深刻的了解每一个人,而不是在读了第一部分时候的那么浅显。
莫言在后记里说,他写的其实就是声音。猫腔作为一种声音体现的是中国的国粹和民族精神。全文用猫腔奠定了凄凉悲怆的基调,猫腔是流传于高密一代的戏剧。在文章的每一部分的每一章节的开头,都有猫腔的调子,作为一个引子来引出下文的内容。猫腔的运用丰富了文本的内容,使得文本不单调,戏曲和文字的融合给我们增添了一种新鲜感。作为戏班子出身的孙丙,孙眉娘等运用猫腔是再自然不过了,但是连赵甲钱丁也使用猫腔来叙说自己的情感。虽然都唱猫腔,但每个人的人物形象不一样,唱的调子自然也就不一样了。例如,眉娘唱的是大悲调,赵甲唱的就是走马调,小甲唱的是娃娃腔而钱丁则是醉调,从每个人的调子中就能看出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营造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2.2 酷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