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态学课件-第十章-土壤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资料讲解.pptVIP

土壤生态学课件-第十章-土壤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资料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 N2O排放的影响(yǐngxiǎng)因素 1、土壤氮含量和氮肥施用 铵根离子肥料施用后出现2个N2O排放峰,即硝化作用产生的排放峰和随后的反硝化作用产生的排放峰 土壤中硝酸根离子具有抑制或延缓N2O还原为N2,,因此反硝化作用产生的N2O/ N2比例随着硝酸根离子含量增加而提高 2、土壤通气状况 影响硝化与反硝化过程,也影响气体(qìtǐ)排放到大气中的速度 3、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水分影响土壤中微生物,进而影响N2O的产生; 土壤水分影响通气性,影响硝化或反硝化作用,影响气体(qìtǐ)的产生以及排到大气中的难易 土壤空隙灌水会迫使N2O进入大气 第三十页,共39页。 第三十一页,共39页。 4、土壤性质 N2O的排放量随土壤质地而变化。质地影响通气性 土壤酸碱性影响微生物或细菌的作用,从而影响N2O的产生和排放 5、耕作方式 耕作翻动提高土壤通气性,减缓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微生物与作物残体之间的接触 6、外源有机物 有机物料输入土壤激活了好氧环境中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土壤空气中氧气(yǎngqì)的消耗,减弱了自养消化作用; 由于通气性能的降低使得土壤产生更多的N2O 7、土壤温度 土壤中硝化作用最佳温度是25—35度; 反硝化作用最佳温度是30—67度 第三十二页,共39页。 第三十三页,共39页。 第三节土壤生态系统环境气体排放(pái fànɡ)的调控 减少土壤向大气排放是抑制大气中环境气体浓度升高的有效举措。 减少水田和自然湿地面积和氮肥施用湿减缓(jiǎn huǎn)甲烷和N2O排放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第三十四页,共39页。 一、甲烷(jiǎ wán)排放的减缓措施 1、水分管理 通过水分管理,提高土壤通气性来减少甲烷产生 水田烤田可减少甲烷产生,氮可引起N2O排放增加。因此烤田的时间和程度要把握 2、有机肥施用 减少有机肥施用量降低甲烷产生。但有机肥又必须施用 有机肥堆制后施用或施用在前茬旱作上都能减少与降低甲烷产生和排放,同时也不影响土壤培肥 3、冬水田的科学管理 我国稻田排放的甲烷中60%来自(lái zì)冬水稻田 可以冬水田冬季排水和垄作减少甲烷排放 4、水稻品种的选择 最好的水稻品种是产量高、品质好,但传输甲烷和分泌有机物能力低,分泌氧的能力强。 第三十五页,共39页。 二、 N2O排放(pái fànɡ)的减缓措施 1、氮肥品种 不同氮肥品种中氮转化为N2O的数量存在很大的差异,选择使用N2O转化系数小的尿素和控释肥料作为氮肥可有效减少(jiǎnshǎo)N2O的排放 2、氮肥用量和使用时间 按照作物需肥规律适时适量使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又减少(jiǎnshǎo)氮肥转化为N2O的数量;由于旱地土壤降水或灌溉后常伴有较高的N2O的排放,因此应该避免在雨天前后或灌溉前后施用氮肥 3、硝化抑制剂 当使用铵态氮肥,同时施用硝化抑制剂可有效阻止硝化作用的进行,从而有效减少(jiǎnshǎo)N2O的产生和排放 4、田面管理 尽可能使土壤长期为作物覆盖而不是裸露,既减少(jiǎnshǎo)氮素淋溶损失,又降低了反硝化作用 第三十六页,共39页。 谢谢(xiè xie)大家! 本课程讲述(jiǎngshù)部分到此结束! 第三十七页,共39页。 思考(sīkǎo)作业题 1、如何理解土壤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学的含义及研究领域 2、如何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3、如何理解土壤生态地带与地理环境自然带之间的关系 4、如何理解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问题?以及当今关于恢复与重建的热点领域 5、论述维护土壤生态系统与循环经济(jīngjì)和可持续农业开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措施 6、论述世界气温上升的原因,并讨论气温上升会引起怎样的全球性的后果 要求:1、2、3选择一题做;2、3、4选择两题做 第三十八页,共39页。 第三十九页,共39页。 词语:海洋 拼音:hǎiyáng 解释:海和洋的统称。《元史·食货志五》:“里河则与两淮邻接,海洋则与辽东相通。”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臣﹞奉命以来经歷海洋,跋履行阵,老卒退校,亦徧咨访。”清刘大櫆《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人民文学》1987年第10期:“我……唯有思念穿越所有的山峰、陆地和海洋。” 词语:必须 拼音:bìxū 解释:一定需要,不可缺少。《东观汉记·冯衍传》:“将军所仗,必须良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春採者必须长梯高机,数人一树,还条復枝,务令净尽。”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芙蓉》:“然水芙蓉必须池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者,不可数得。”定要。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聚》:“河北鄙於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