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环境刑事法律责任.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刑事法律责任;第一节 环境刑事法律责任概述;;二、环境刑事法律责任的地位 1.刑事处罚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2.刑事处罚是保护环境的辅助手段。 ;第二节 环境刑事法律责任的立法;;第三节 环境刑事法律责任的确认;; (1)法定化。 (2)实定化。 (3)明确化。 ;实例分析;部分企业停产,直接经济损失210万元,水域中的氰化物难以消除,给环境和水生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更难以估量。 案情二:某年9月,被告人吴自柱从江苏省泗阳县来安乡直彩霞处以830元的价格购得旧氯气罐3只,被告人知其中1只罐内有残存氯气,该气体不得随意排放。11月份吴自柱以900元的价格将该3只氯气罐卖给专营收购废旧物品的被告人王启。王启得知罐内有氯气不好处理,便与吴柱约定由吴自柱将装有氯气的罐子运到王启家屋后的水沟中。吴自柱将氯气运至王家屋后,王启即要求其妻被告人姜翠兰为吴自柱带路。姜翠兰已明知罐内是有害气体, ;令吴放掉罐内氯气。在11月19日,氯气散发到空气中,导致淮阴县果林农场营西村小学的204名师生吸入含有氯气的空气而出现群体中毒症状,花去医疗费共计86113.98元;并致当地127.9亩农作物受损和1头猪被毒死,直接经济损失价值12000元。事故发生当日,王启因积极参加堵塞正在喷发氯气的罐体阀门而中毒;为尽量减少被害人的损失,在保险公司向被害人理赔时,王启夫妇还主动向公安机关交纳13340元赔偿被害人。 问:案例1和案例2中被告人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刑法的追究; 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刑法规定的特权; 对于一切犯罪行为,一律平等适用刑法; 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受到刑法的保护; 不同被害人的同等权益,应受到刑法平等的保护。 ;;;;二、环境刑事法律责任的确认依据(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 危害环境(资源)罪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违反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规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非法进口固体废弃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并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以及破坏自然资源情节严重,依法构成犯罪的行为。 ;;;;;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区别 (1)在认识因素方面 (2)在意志因素方面 在过失犯罪的责任承担上,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案例分析;干系。”6月12日上午8时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司野生动物驯猴员聂金龙发现被驯养的一群野猕猴中有一部分被毒死。经勘查,现场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司化旗峪青山垭玉米地,在现场西面有10亩玉米地被投放了大量的毒玉米,西面杂树林中有活的幼猕猴7只,死猕猴19只及中毒未死的猕猴1只;玉米地中发现死猕猴4只,其口腔、咽喉皆含有毒玉米。经鉴定,被毒死的猴子为猕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问:被告张宏军的犯罪行为是出于间接故意还是自信过失? ;;;一)危害环境罪的行为方式 1.从行为手段上看,主要有污染行为和破坏行为两大类。 2.从行为状态(过程)上分析,危害环境犯罪的行为可以分为行为犯、危险犯和结果犯。 。;二、危害环境罪的危害结果 是由危害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 危害结果不同于犯罪结果。 三、危害环境罪的因果关系 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因果关系是结果犯的构成条件。 ;第四节 环境刑事法律责任的实现 ;;二、环境刑事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 刑罚 刑罚是国家创制的,对犯罪分子适用的特殊制裁方法,是对犯罪分子某种利益的剥夺,并且表现出国家对犯罪分子及其行为的否定评价。;;;第五节 我国环境刑事法律责任立法;;二、我国《刑法》中环境犯罪主要罪名及其刑事法律责任 刑法第六章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规定的14种罪名: (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第338条) (2)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3)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第339条);3.破坏自然资源罪。 (1)非法捕猎 水产资源罪(第340) 。 (2)非法捕猎 野生动物罪。(非法狩猎罪,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罪)(第341条) (3)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罪(第342条) 。 (4) 破坏矿产资源的犯罪。(非法、破坏性采矿罪) (第343条) (5)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盗伐、滥伐林木罪) (第345条) ;环境犯罪还包括以下几种罪名: 刑法第九章“渎职罪”规定的: (1)违法发放林木许可证罪(第407条) (2)环境监管失职罪(第408条) (3)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第410条) 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六节规定的: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第2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