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pptVIP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立医院急救中心 商德亚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处置 商德亚 山东省立医院急救中心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破裂导致ACS的发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斑块表面血栓形成和(或) 远端血栓栓塞。造成完全或不完全的心肌缺血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血小板活化是ACS形成的始动因素和重要参与者 血小板活化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和血栓形成的核心环节,是启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基石和急性期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 血管壁破裂 血小板粘附、活化、聚集 炎性环境形成 斑块破裂 血小板粘附、活化、聚集 血栓形成 正常血管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治疗是ACS重要的治疗手段 抗栓治疗已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药物治疗的基石,对于ACS及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早期和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同时,ACS急性期和PCI术中应用抗凝药物能进一步减少血栓性事件的发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合并出血防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学杂志2016年10月 第55卷第10期 尽早、充分、持久的抗血小板治疗对ACS患者 的疾病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甚至是四联抗栓。 1.300mg阿司匹林和300-600mg氯吡格雷负荷量 2.阿司匹林100mg qd和氯吡格雷75mg qd维持剂量 3.同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4.血栓负荷重的患者,PCI术中可同时使用IIb/IIIa受体拮抗剂 5.双联抗血小板至少1年 临床推荐 抗血小板药物是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抗血小板药物抗栓力度的增强,缺血事件风险降低,而 出血事件风险增加 抗血小板治疗是把双刃剑,改善缺血同时出血风险增加 抗栓药物应用近30年: 抗栓强度↑ 缺血事件↓ 出血事件↑ 抗栓强度 抗栓治疗历史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合并出血防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学杂志2016年10月 第55卷第10期 为进一步规范统一和便于数据比较,2011年出血学术研究会(Bleeding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BARC)制定了统一的出血分类标准,即BARC出血定义。多项研究显示,BARC出血定义对PCI术后1年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最高。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合并出血防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学杂志2016年10月 第55卷第10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合并出血防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学杂志2016年10月 第55卷第10期 多项研究显示,ACS的院内30d大出血发生率为3.0%--8.3%。国内数据显示,接受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围术期BARC分型≥3型的出血发生率为6.4%。 问题关键 抗栓VS出血 心血管内科医生面临的越来越常见的临床问题,合并存在又互为因果。 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问题,需要心内科、消化科、急诊科等共同关注。 处理上“难以决断”,常常是经验治疗或摸索性治疗——“走钢丝” ACS VS 消化道出血 多项研究显示,ACS患者PCI术后大出血可增高短期与长期死亡率。一项纳入240万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非穿刺部位出血使围术期死亡风险增加4倍。其中,胃肠道出血能使死亡风险增加3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合并出血防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学杂志2016年10月 第55卷第10期 ACS VS 消化道出血 大出血增加死亡率的机制 ACS VS 消化道出血 抗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两大类。前者包括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氯毗格雷、替格瑞洛、普拉格雷、替罗非班、依替巴肽等;后者包括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MWH)、磺达肝癸钠、比伐芦定、达比加群、华法林等。 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并发 消化道出血的防治策略 消化道出血的防治策略 高危患者的筛查与评估 高危人群: 消化道出血病史 溃疡病史 合并HP感染 65岁以上 合并使用NASIDS药物 /糖皮质激素 联合多种抗血小板 或抗凝药物 高危患者的筛查与评估 在目前已知的出血风险预测模型中,以2009年《Circulation》公布的CRUSADE出血评分预测价值最高,多个指南推荐其作为量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出血风险的评估,相关研

文档评论(0)

东木文档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广州东木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101MA9W4UABX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