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庖丁解牛》教学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分析鉴赏本课的语言、写作技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把握内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并作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重点 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庖丁解牛之道的内涵,由此而探究庄子思想与其启示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请大家来看大屏幕。屏幕上展示的是两本书的封面:一本是于丹的《 〈庄子〉心得》 , 一本是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漫画集《庄子说——自然的箫声》 ;一本是于丹在百家讲坛 上发表的观点的结集,一本是漫画家的形象解读。 可以这样说,在有华人的地方, 总有人对 庄子念念不忘, 总有人对庄子的文章百读不厌, 缘何?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庄子, 走进他 的《庖丁解牛》 (板书) ,就能找到其中的答案。 二 、习读课文,整体把握 ㈠看视频,了解故事内容。 ㈡听录音,圈画重点字词句。 ㈢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三 、分层推进,研读文本 ㈠跟庄子学语言 、 经典的语言美 预设:熟语的积淀——游刃有余、切中肯綮、目无全牛、踌躇满志。 、和谐的节奏美 奏美 预设: (1)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触、肩倚、足履、膝踦—— “之所 ” 的妙用,形成音韵的和谐。 (2)善然向然,奏刀11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 会。 —— “然 ”字妙用,形成音节的协调。 3) 良庖岁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 —— “也 ”字妙用,促进了音节的和谐。 这三句形式整齐, 音律和谐, 气势贯通, 朗朗上口, 带给人美的享受。 3 、丰富的意蕴美 预设: (1) 文惠君两次评价,不同的意蕴。——一者赞叹于口,一者折服于心。 庖丁举止言谈,相同的内心。 ——行为的享受,分享的自得。 ㈡跟庄子学技法 、鲜明的对比 提问:庄子是怎样突出庖丁技艺的高超的? 预设:将“良庖岁更刀” , “族庖月更刀” ,而庖丁所用之刀用了十九年,解了数千 头牛,其刃却如“新发于硎” ,以此进行对比,突出庖丁技艺的高超。 、丰富的想象 ⑴ 提问:在大家已经学过的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对鲲鹏的描写让我们有怎样 的感受? 预设: 对鲲鹏生动形象的描写带给我们开阔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但鲲鹏形象 不曾见于史书,却是作者想象而成。 ⑵提问:庖丁解牛这一情节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今天我们关注庖丁解牛,而这解牛之情节依然不曾见于史书,虚无之说 却让读者竟能信以为真, 足见庄子想象的丰富与妙用和亦真亦幻、 绚烂 迷离的描写功夫。 、铺叙和升华 提问: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只有两个人物形象, 他们有主角配角之分吗?为什么? 预设:庖丁并非是 “主” ,而文惠君也不是 “宾 ”,庖丁负责对主题的铺叙渲染, 而文惠君的任务是对主题的升华。虚构庖丁解牛的故事,实说庄子的 养生之道。 过渡:⑴学生集体诵读全文。 ⑵庄子通过对人物言谈举止、解牛过程的生动描述,完成了文字寓意的 沟通。那么,庄子写作此篇的意图是什么?文字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 的庄子呢? ㈣向庄子要思想 1 、庄子写《庖丁解牛》这则寓言想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道理 ? 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即面对事物和社会,应顺其自然,不强求。 要“技经肯綮之未尝” ,即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要 “以无厚入有间”,方能 “游刃有余 ” ,即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2 、谈一谈你对庄子思想的认识。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庄子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宝库中一个重要 的学术流派 —— 道家思想。 引入《养生主》开篇的一段话,作为分析依据。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 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 这其实就是一种避世的、无为的、不讲求抗争的消极思想。 本身价值: 给后世处在危乱时代的人们或悲伤失意的人们在避世免祸的行为以精 神安慰,这无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疗法。 庄子思想的积极意义:化消极为积极——循序渐进、熟能生巧、掌握规律、顺 应自然 (板书 )。 、 课堂总结 希腊神秘哲学家说过: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庄子正是那个引领我们回 家的长者、智者。最后,让我们齐读大屏幕上的这段话来结束本课的学习: 这是一棵人生道旁历尽春秋、枝繁叶茂的智慧树,钟灵毓秀,满树的玄想之花, 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赏,止息乘荫。只要你不是闭目塞听,深闭固拒,总会欣然有 得——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板书) 五、作业设计 1、对于本篇,请熟读成诵。 2、推荐一篇文 : 鲍鹏山《庄子,在我们

文档评论(0)

138****65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