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猜猜看;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这一时期。;记承天寺夜游;承 天 寺 塔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
2、欣赏文中清幽宁静的意境,背诵全文。
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听读课文,
听准字音,听清节奏;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一)找生字、读准音;(二)读出节奏;自主释词译句通文意;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古义:只是;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
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
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月色入户 户:古义:多指门;
今义:住户、人家
念无与为乐者 念: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纪念,思念 ,读
盖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
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二、词类活用
例句:相与步于中庭。步:名词作动词,散步。
三、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的人罢了。(定语后置)
四、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五、特殊句子
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自学指导一;;;;品读欣赏,把握情感;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合作探究结合全文内容,思考“闲人”含义。提示:结合写作背景及当时作者的心态 ; 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 ;;当堂检测;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⒉用现代汉语翻译?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选文的作者_______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
并称“三苏”,同属“______八大家”之列。(1分)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3、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
盖 竹?柏?影?也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步:??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6、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
②作者的心境:
7、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阅读训练?
(一)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⒈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⑴念无与为乐者(??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美剧剧本怪诞小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pdf VIP
- 基金会筹备工作方案.pdf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散文构思题及答案汇编.pdf VIP
- 2023年初中美术课题研究方案.docx VIP
- GB/T 14571.4-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4部分:紫外透光率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4571.3-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3部分:醛含量的测定.pdf
- 出入院制度流程.pptx VIP
- 国家标准 GBT 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pdf
- FIDIC银皮书(中英文对照),.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