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一语文教案:《荷叶·母亲》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 多种方式品味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 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体味清丽的语言,感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把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课程类型与教学模式、方法课内阅读指导课;散文诗讲读教学;朗读法、圈点勾画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用具 与媒体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意图 (一) 课前导入: 7分钟 (二) 课堂展开: 28分钟 (三) 课堂总结: 5分钟(-)课前导入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有: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超人》;散文集《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作品《寄小读者》。 2.字词检查 姊妹 zǐ 花瑞 ru 梗 gěng 菡萏 hn dn 徘徊 pi hui 攲斜 qī 荫蔽 b 4. 朗读训练 美读指导①: 语调宜慢; 舒缓,温馨,深情; 与对母亲的赞美相协调。 播放音频,全班跟读 (二)课堂展开 1.整体感知 (1)这首散文诗写了什么? 明确: 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 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 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2.研读赏析 (2)文中写到作者三次看红莲,红莲的样子、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各怎样②? 圈出表示环境、心情、表现红莲模样的相关词句 红莲环境心情 一写看红莲开满亭亭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烦闷 二写看红莲左右欹斜 无依无靠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不适意 徘徊 三写看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雨肆意的 下着 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3)课文重点是写雨中的莲花,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这是一种什么记叙手法③? 明确: 插叙手法。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三蒂连-三姊妹,花-人) 说明我家很喜爱莲花 为后文写惦记雨中莲花设下伏笔。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全班齐读(提示:舒缓、感叹、深情) 明确: 心中的雨点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磨难。 作用:点明主旨 深化中心 (5)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 这里由风雨中勇敢、慈怜的的荷叶对莲花的遮蔽来比喻伟大的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护;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和赞美。 3.比较阅读《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在《泰戈尔来华》中说冰心是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 相同点: ①思想感情:赞美母爱的伟大神圣。 ②想象空间:图画美。 ③表现手法:托物寄情。 不同点: ①具体内容 :《金色花》写一天时间里孩子三次与妈妈嬉戏。《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伟大的母爱。 ②思想感情:《金色花》中既有母爱的光辉,还有孩子的爱心。《荷叶母亲》更多的是赞美母爱。 ③情景交融的方式:《金色花》是缘情造景。《荷叶母亲》是触景生情。 (三)课堂总结④ 荷叶护莲 母亲爱子 歌颂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手法:托物言志、想象 语言:朴实平淡、清丽宁静 (四)板书设计 象征 荷叶 母亲 遮 保 蔽 护 象征 红莲 孩子 托物寄情 ① 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美读指导,便于学生通过朗读来体悟文章情感。 ②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抓住关键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