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常见的腐蚀形态及防护措施 ;不同特征;电偶腐蚀 点蚀(孔蚀)缝隙腐蚀(丝状腐蚀) 晶间腐蚀 选择性腐蚀 应力腐蚀开裂腐蚀疲劳 磨损腐蚀剥蚀 氢损伤 ;发生局部腐蚀的条件;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的比较;1 电偶腐蚀 ;发生电偶腐蚀的几种情况
异金属部件(包括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如石墨) 组合。
金属镀层。
金属表面的导电性非金属膜。
气流或液流带来的异金属沉积。;异金属部件(包括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如石墨) 组合;气流或液流带来的异金属沉积;10;电偶腐蚀原理;(1)腐蚀电位差
(2)环境因素
(3)阴阳面积比例;(1)腐蚀电位差
—表示电偶腐蚀的倾向
两种金属在使用环境中的腐蚀电位相差愈大,阳极金属受到腐蚀破坏的可能性愈大。
电偶序(galvanic series)
——将各种金属材料在某种环境中的腐蚀电位测量出来,并??它们从低到高排列;14;一些工业金属和合金在海水中的电偶序;(2) 环境因素
-- 介质的组成
水中锡对于铁是阴极,而在多数有机酸中,锡对于铁是阳极,所以在食品工业中常使用镀锡铁(Fe-Sn);(2) 环境因素;(3)阴阳面积比例
——大阳极,小阴极,电解质导电良好
——大阳极,小阴极,电解质导电性能差
——小阳极,大阴极;避免材料相互接触
(2) 注意阳极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3) 避免大阴极小阳极的组合
(4) 施工时在接触处采用绝缘措施
(5) 采用涂层保护
(6) 采用电化学方法
(7) 在封闭系统,添加缓蚀剂;20;21;22;2. 点蚀;点蚀的形态;点蚀发生的条件;点蚀发生的条件;点蚀发生的条件;点蚀的形成可分为成核和生长(发展)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点蚀成核(发生)
钝化膜破坏(成相膜和吸附理论)
敏感形核位置
孕育期;29;30;31;32;第二阶段:点蚀的生长(发展);34;35;36;37;38;39;影响点蚀的因素-------------------------;能够钝化的金属容易发生点蚀,故不锈钢比碳钢对点蚀的敏感性高。金属钝态愈稳定,抗孔蚀性能愈好。孔蚀最容易发生在钝态不稳定的金属表面。
对不锈钢,Cr、Mo和N有利于提高抗点蚀能力。
另外,S、P、C等元素不利于提高抗孔蚀能力。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和清洁不易发生点腐蚀
热处理状态:生成沉淀相,易发生点腐蚀 ;(2)环境因素;? pH值
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点蚀电位Eb与溶液pH值关系不大。当pH﹥10,随pH值升高,点蚀电位增大,即在碱性溶液中,金属点蚀倾向较小。
温度
温度升高,金属的点蚀倾向增大。当温度低于某个温度,金属不会发生点蚀。这个温度称为临界点蚀温度(CPT) ,CPT愈高,则金属耐点蚀性能愈好。
溶液流速
介质处于流动状态,点蚀速率比介质静止时小 ;控制点蚀的措施;控制点蚀的措施;4.5 缝隙腐蚀 ;缝隙种类
机器和设备上的结构缝隙
固体沉积(泥沙、腐蚀产物等)与金属基体形成的缝隙。
金属表面的保护模 (如瓷漆、清漆、磷化层、金属涂层)与金属基体之间形成的缝隙。;缝隙腐蚀特征 ; 缝隙腐蚀机理 ; 缝隙腐蚀机理 ; 缝隙腐蚀机理 ; 缝隙腐蚀机理 ; 缝隙腐蚀机理 ; 缝隙腐蚀机理 ; 缝隙腐蚀机理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缝隙腐蚀控制措施 ;合理设计 ;62; 孔蚀和缝隙腐蚀的比较 ; 孔蚀和缝隙腐蚀的比较 ;3. 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的特点 ;晶间腐蚀的原因 ;晶间腐蚀机理 ;贫铬区;贫铬区;1. 贫Cr理论—晶界碳化物析出;2. 阳极相理论—晶界σ相析出并溶解;3. 吸附理论—杂原子在晶界吸附; 晶间腐蚀趋势源于第二相沉淀时产生的内应力。
具有巨大内应力的畸变区在腐蚀介质中显示为优先溶解的阳极行为。
快冷和退火处理可以减少第二相的生成,从而抑制了晶间腐蚀;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控制措施;控制措施;不锈钢焊缝腐蚀;不锈钢刀线腐蚀;剥蚀;——产生剥蚀的条件
(1)合金具有晶间腐蚀倾向
(2)合金具有一定的层状结构
(3)适当的腐蚀介质,如氨类、NO3-、H2O2等
——剥蚀的控制方法
(1)改用没有层蚀的合金
(2)使用热处理方法,减小晶间腐蚀
(3)采用表面保护措施
(4)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方法;4. 选择性腐蚀 ;黄铜脱锌; 表 面;影响因素 ;;机理解释 ;(2)溶解—沉积
这种理论认为铜和锌以金属离子形式一起进入溶液,铜离子再发生还原以纯铜的形式沉积出来(称为回镀)。;防止脱锌的措施;石墨化腐蚀 ;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