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Degestion and absorption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 概 述√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消化的方式 : 机械性消化 mechanical digestion 化学性消化 chemical digestion√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 ,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一、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一般生理特性1.舒缩迟缓;2.伸展性大;3.紧张性收缩4.具有自动节律性,但频率慢且节律不稳定。5.消化道平滑肌对电剌激不敏感,而对机械牵张,温度变化和化学剌激相当敏感;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二) 电生理特点。1.静息膜电位 -50 - -60mV,主要为K+向膜外扩散还有生电性Na+ - K+泵活动。√ 2.慢波slow wave(基本电节律 )见图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其频率较慢,故称为慢波,又称为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慢波电位的特点: a.各部位的频率不一样; 胃体:3次/分;十二指肠:12次/分 b.慢波的起点是存在于纵行肌和环行 肌之间的Cajal间质细胞。 c.慢波的产生不依赖于神经的存在, 但神经和激素可对慢波产生影响。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d.慢波电位产生的原因: Na+ -K+泵活性的周期性改变。e.慢波本身不引起肌肉收缩,但它可使静息电位接近于产生动作电位的阈电位,一旦达到阈电位,膜上的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便开放而产生动作电位。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3.动作电位 慢波去极化达阈电位,便在其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 。机制:主要是Ca2+(少量Na+ )内流 去极 K+外流 复极√慢波、动作电位和平滑肌收缩之间关系: 慢波 动作电位 平滑肌收缩 (见图) 可见慢波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动作电位的频率越高,平滑肌收缩幅度越大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了解: (见图)消化液组成消化液的主要功能分泌是主动过程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内在神经(肠神经系统 ) (见图) 1.粘膜下神经丛:调节消化腺、内分泌 细胞分泌;物质吸收;局部血流调节。 2.肌间神经丛:调节消化道运动。(二)外来神经(见图) √ 1.交感神经+ NE胃肠道平滑肌舒张(β 2受体),运动减弱;腺体分泌减少(α 2受体);括约肌收缩(α1受体)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2.副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作用主要是加强胃肠道运动,腺体分泌增加 机理:M受体 解痉药: 阿托品 654-2 释放Ach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胃肠激素胃肠激素概念:由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激素统称胃肠激素(gut hormone)。(一)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顶端是否有微绒毛突入消化道腔内).(二)APUD细胞:即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而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三)胃肠激素分泌方式: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三)胃肠激素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营养作用3.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了解: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一、唾液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见图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低渗液体,含有大量粘蛋白、唾液淀粉酶及溶菌酶。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二)唾液的作用1.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2.溶解食物,产生味觉3.清洁和保护口腔。4.抗菌作用。5.消化作用。6.其他作用。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三)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二、咀嚼与吞咽(一)咀嚼(二)吞咽指食物由口腔进入胃的过程。根据食物通过的部位可将其分为三期:第一期食物由口腔到咽;第二期食物由咽进入食管上端;第三期食团沿食管下行至胃,由食管蠕动完成。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蠕动消化道平滑肌的顺序收缩产生的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前为舒张波,后为收缩波,是消化道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蠕动的意义:是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它具有研磨、粉碎、混合食物以及将胃肠内容物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功能。见图食管下括约肌 食管和胃之间的一个高压区,可阻止胃内容物倒流入食管。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第三节 胃内消化 (Digestion in the stomach ) 相关的临床问题:(1)消化性溃疡是如何产生的?(2)临床消化性溃疡如何来治疗的?其原理是什么?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第三节 胃内消化 (Digestion in the stomach ) 消化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