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前 言 鼻内窥镜外科是鼻科学领域划时代的变革,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日益成熟,其应用范围已拓宽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整个领域,推动了学科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传统上颌窦根治术 * 手术器械 * 内窥镜的使用始于十九世纪。1901年Hirshman首次用改良的膀胱镜对鼻腔、鼻窦行内窥镜检查,以后随着电子和光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性能优良的硬性鼻内镜。80年代初,奥地利学者Messerkling创立了内窥镜鼻窦手术技术,并指出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与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阻塞引流有关。消除该区域的病变影响,开放被阻塞的窦口,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炎性病变粘膜可发生良性逆转,从而使纤毛清除和腺体的正常功能得以恢复,达到治愈的目的。我国的鼻内镜外科创立80年代,初期只有在几家大医院主要应用于鼻部疾病的诊断工作,90年代以后许庚和韩德民博士先后开展鼻内镜手术,并向全国推广。使其很快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基本概念: 开放闭塞的鼻窦开口,改善其通气和引流功能,改善或治愈鼻窦粘膜的病理状态;尽量保留鼻窦内健康或炎性粘膜;辅助治疗(矫正鼻中隔偏曲,鼻甲异常,切除肥大的腺样体等);防止术后鼻腔粘连致窦口再次闭塞,不断清除新生肉芽或息肉,并注意抗过敏。调整免疫功能等。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手术,尤其是筛窦手术做为一种容易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手术,早在本世纪初已被耳鼻喉科临床医生所认识。鼻窦尤其是筛窦,因其相邻重要的解剖部位及因人而异的形态学特点,虽然大量患者有待进行鼻内根治性手术治疗,终因手术难度较大,多只能反复接受鼻内单纯息肉切除手术,难以根治。鼻内窥镜的出现,使功能性鼻窦根治性手术已成为现实。我院一年来鼻内窥镜下鼻内手术131例,报告如下: * 临床资料: 131例中男80例,女51例,男女比例1.6:1,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72岁。 * 术前检查 本组病例术前均经X线或CT及鼻内镜的详尽检查。其中全鼻窦炎40例,上颌窦炎60例,筛窦炎9例,腺样体肥大22例。内窥镜检查结果鼻腔息肉33例,中鼻道息肉41例中鼻道以及碟筛隐窝或后鼻道脓涕者62例,其余鼻腔正常。本组病例全麻42例,局麻89例。改进后完整的手术途径分成六个步骤: ①沿中鼻道前端起始处向前下做弧形切开,分离弧形切开的粘膜暴露并开放筛泡;②开放后筛窦,清除后筛窦以及纸样板周围蜂房;③清除前组筛窦至额窦底;④开放前组筛窦;⑤清除额窦底与纸样板之间气房及病变组织;⑥酌情开放蝶窦。 * 慢性鼻窦炎 :流脓涕、持续性鼻塞、头痛、嗅觉减退、鼻腔粘膜肿胀、鼻腔可见脓性分泌物 * 基本手术方法 一.麻醉方法:局麻或全麻 二 .基本步骤 (1)切除钩突 (2)开放、切除前组筛窦 (3)开放上颌窦 (4)开放、切除后组筛窦 (5)开放蝶窦 (6)开放额窦 * (1)切除钩突 (2)开放、切除前组筛窦 * (3)开放上颌窦 (4)开放、切除后组筛窦 * (5)开放蝶窦 (6)开放额窦 * 腺样体肥大术前 术后 * 术后疗效判定标准 1.一期治愈:术后三个月内窦腔内上皮化;2.延期治愈:术后术腔内再生肉芽或息肉,经处理后窦腔内粘膜上皮化(4~5个月);3.迁延炎症:术后窦腔内继续感染,经多次处置仍有肉芽或息肉,时间超过六个月; 4.无变化:迁延炎症持续一年,或短期内(三个月)需要二次手术。 * 术后一期治愈103例,(包括腺样体肥大切除),延期愈合26例,迁延炎症2例。 * 术后一周(粘膜增厚) 术后一个月(水肿减轻) * 术后3个月(粘膜上皮化) 术后6个月 * 手术适应症 内窥镜监视下鼻内功能性手术以不损伤鼻腔解剖结构为原则,目的在于保留其基本功能。手术适应症如下:慢性鼻窦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鼻腔或鼻窦多发息肉,鼻窦囊肿,垂体腺瘤切除,鼻腔或鼻窦一一异物取出,松解视神经压迫,鼻腔矫形,鼻外伤鼻内修补,鼻腔内止血以及恶性肿瘤探查等均可在内窥镜引导下进行。 * 以往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 外科治疗则以上颌窦根治术为多选。手术多仅限于单纯鼻腔或上颌窦内息肉摘除。筛窦、蝶窦以及额窦内的的息肉等往往难以彻底清除。与之相反,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则向人们展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鼻内窥镜手术 明视下操作,并发症少,安全可靠为特点。 术中也可因解剖熟练程度,操作技巧以及解剖变异等原因,出现少数并发症,较为常见的有: ①出血,多发生在术中,以筛前、筛后动脉为多见。 * ②视力障碍,多以损伤后筛窦与蝶窦交界处的视神经管隆起所致。损伤纸样板引起框内感染也可以导致视神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