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西游记》激趣导读课之旧友新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西游记》激趣导读课之旧友新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游记》激趣导读课之旧友新知 【教学设计】 前测:如果有影视作品、动画、原著等三种了解《西游记》的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 通过投票,我发现大家阅读原著的热情度并不高,但其实许多原汁原味的东西只有在书里才能找到。伴随着熟悉的音乐声,让我们一起走近《西游记》这位老朋友,去探索它以往鲜为人知的一面。 一、熟悉的《西游记》 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完成以下选择题。 (一)_____假扮悟空抢夺了唐僧行李,抢占花果山。 A.通背猿猴 B.六耳猕猴 (二)铁扇公主扇不走孙悟空,是因为悟空向灵吉菩萨讨要了_____。 A.定风丹 B.辟尘珠 (三)西天取经功德圆满后,猪八戒被封为_______。 A.净坛使者 B.金身罗汉 明确:(一)B (二)A (三)A 二、陌生的情节 (一)我们一起来挑战几个高难度问题,各小组依次回答本组专属问题,限时20秒。 组别 章回疑问 孙悟空组 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本回中,为何孙悟空叫“大圣”,而二郎神叫“小圣”? 猪悟能组 第四十四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本回中,猪八戒将三座圣像藏到了“五谷轮回之所”里,请问何为“五谷轮回之所”? 沙悟净组 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本回中,为何唐僧被传授无字经书? (二)在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时,不少同学遇到了困难。请翻阅原著,完善本组的答案。 明确:(1)因为二郎神的辈分比孙悟空小很多。且由此题可知,《西游记》汲取了民间传说“杨戬救母”的养分。(2)“五谷轮回之所”是指茅厕。此题体现了原著的魅力之一,即趣味性的语言。(3)因为师徒四人没有给阿傩、伽叶两位尊者送“人事”。由此题可知,神圣的西天也被金钱沾染,这实际上反映了明代官场贿赂盛行的社会现实。 三、陌生的人物 (一)其实不仅是故事情节,接下来的人物形象同样会给你惊喜,比如人物法号的来源。PPT: 唐王排驾,与多官同送至关外……太宗举爵,又问曰:“御弟雅号甚称?”玄奘道:“贫僧出家人,未敢称号。”太宗道:“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玄奘又谢恩,接了御酒……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 这是唐王为玄奘践行时的情形。唐王指唐为姓,指经取号,于是玄奘就有了“唐三藏”这一法号。跳读原著第一回和第八回,完成本组专属人物的法号表格。 命名者 姓氏来源 名第一个字的来源 名第二个字的来源 明确:(1)孙悟空是菩提祖师起名,指身为姓(身躯像猢狲),分派起名排到第十辈(“悟”字)。(2)猪悟能是观音菩萨起名,指身为姓(投胎猪身)。(3)沙悟净是观音菩萨起名,指沙为姓(流沙河)。 至此,上述表格尚未填写完整。那么三位徒弟为何分别以“空、能、净”做名,有何寓意?此疑问留作课后作业,供大家思考。 (二)三性统一 人物思想性格和动物体态习性的巧妙结合,使《西游记》的人物故事具有神话、童话的浓厚色彩。——《西游记》前言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三位徒弟的身上,人性、物性与神性是如何统一的?小组合作,举例说明。 小结: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他们都是在人性、物性与神性的交叉点上创造出来的艺术典型。从能力超凡的“幻”(神性)到人和物七情六欲的“真”(人性、物性),《西游记》就在极幻之文中,蕴含极真之理。 四、陌生的主旨 (一)全书究竟蕴含了什么样的“极真之理”?请小组合作,跳读原著第一百回,思考“长老四众,连马五口”为何要西天取经? 明确:唐三藏不听说法,轻慢大教。孙悟空大闹天宫。猪悟能蟠桃会上酗酒,戏了嫦娥,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沙悟净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流沙河伤生吃人。白龙马违逆父命,犯不孝之罪。 (二)如果用“善恶”之间的关系来表述全书的主旨,“惩恶扬善”和“隐恶扬善”哪个更好? 明确: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惩恶扬善”是指惩治邪恶,褒扬善良。“隐恶扬善”是指隐瞒人的坏处,而表扬他的好处,这是古代提倡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因此,用“隐恶扬善”概括本书主旨更合适。 (三)小组合作,尝试用太极图里的阴阳变化,来表述孙悟空“隐恶扬善”的成长历程。 提示:太极里有两个相等的阴阳鱼,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如果我们用阳鱼代表“善”,用阴鱼代表“恶”,那么在太极图阴鱼的始端(也是阳鱼的末端)可指“魔”,阳鱼的始端(也是阴鱼的末端)可指“神”,而中间善恶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部分可指“人”。 小结:《西游记》是一本孙悟空的修心史,它用“西天取经”的故事隐喻“放心—定心—修心”,即“修心炼性”的全过程。 五、再现的经典 何为“经典”?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在一场演讲中这样界定经典,“经典就是得以存活之物。”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做到历经时间检验而未被淘汰?小组合作,思考以下判断题。 ①《西游记》讽刺批判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