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合理利用网络课件.ppt

[实用参考]合理利用网络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精品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网络生活新空间 合理利用网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拒绝网络依赖》 思考:你是否同视频中的某些同学一样对网络产生了依赖?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17——P20页课本,并解决问题: 1、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 2、如何做到理性对待网络? 3、利用网络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4、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的意义有哪些? 教学目标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运用你的经验 孩子回家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 有了网络,上班路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1.你是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的? 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 怎样正确看待网络? 利:利用网络可以开阔视野,查阅资料帮助学习,便于交流等。 弊: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播放视频《提高全民媒介素养是当务之急》 视频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播放视频《提高媒介素养四步走》 自从微信出现后,在量和质上,信息的传播方式又有了惊人的飞跃。好处大大的自不必说,同样也带来不可避免的一些副作用。凡事有利有弊。人们笑说聚餐是:找个饭局大家一起看手机。有人说:真正的朋友是两人聊天能不看微信。微信又带来了微商,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不少人干脆删了一些群。 ??????微信是个好东西,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和交往的便利,但凡是好东西也要有个度。吃饭只吃七分饱,多了肯定不消化。幸福也是七分饱,十分幸福可能就要乐极生悲了。信息也是如此。天天各种信息不分时间的在你脑子里,能消化吗?专家说了,这是充分利用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且不说这个概念是个伪命题,就是沿用这个概念,碎片化的时间,积累大量的碎片化消息,形成短暂的碎片化思维,久而久之,回首看看,可能是一地鸡毛,留不下多少值得记忆的记忆。 ??????人们现在吃饭讲究科学些,注意节食了。信息大概也要节节食。而且,微信带来的信息多半是“零食”,零食别当主食吃,零食吃多了,也会营养不良。 “零食别当主食吃,零食吃多了,也会营养不良。”这句话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互联网上有无限 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 的。 我们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难忍男友家贫困,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 2017年2月6日,一位自称上海女孩的网友发帖称,第一次去江西农村男友家过年,因一顿年夜饭难以忍受农村的贫穷落后,连夜赶回上海。这篇帖子挑起了城乡差异、地域歧视等热门话题,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真相: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江西网信办公开辟谣,证实这是一则假消息。发帖者并非上海人,而是江苏省某女网民,因春节前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内容纯属虚构。此事起源于个人泄愤,经过网民的大量转发和媒体的广泛报道,最终成为一起舆论事件。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 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某校贴吧内,一学生发布了自己的一张自拍照片,被另一名同学P图恶搞后转到别的QQ微信群,给这位同学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1、看到了这样图片,你的感受是什么? 2、你怎样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 3、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    网络虽然是虚拟世界,但是上网时依然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只有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才能够成为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网络无限,自由有限,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大声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教学目标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重庆开发运用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系统 解决群众问题有了“快车道” “区征地办在征地时向我们承诺,待新政策出台后3个月内兑现征地补偿差额。但2013年1月1日已实行新政策,补偿差额却至今未兑现。”2014年4月10日,巴南区界石镇桂花村蒋宗国等群众反映问题;   “重庆鸿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拖欠我们工资尾款22.3万元,希望政府出面帮忙解

文档评论(0)

知识搬运工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无涯,知识无价!

认证主体广州智拓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101MA5ALW08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