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报告:教师幸福从何而来.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讲报告:教师幸福从何而来 注:今天上午,我在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小学做了一场演讲,题目是《做一个幸福的教 师》。 心盘肓包理青庸占悄诫% 幸福是欲望的满足,幸福曼家庭的 和琏,幸福是系人的妥康,幸福是孩子 的进步;幸福是时光不虚度,幸福是自 信有奇遼;幸福是过年对*聚的笑语, 幸福是短信中朋发的祝福;幸福是阅览 万卷书,幸福是行走万里路;幸福是下 笔有神助*幸福是授稿見*出C幸福是 笑口常开F青塞永驻。 这是2006年,我在《答问题,看性格》一文中给幸福下的定义。和下段对比可以得 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幸福不是男欢女爰的快感.自歎欺人的安 慰.敌作捋迖的鮮忧,夏不是全钱的积累.肠 质的亶情麝的占疽?幸福是一科利己丙税 人.通透而洒脱.附智而憨然。幸辐是筠心灵 找到诗意朽居的港游,为生命找到来去自由的 归檜F为他人找到趨越苦碓的良方。换一个角 度表述:幸福即是有健康的身体.方由的足魂 這用的输质*人桂的奔产和安全的锋障。 这是2011年,我在《课改中为什么有幸福》一文中给幸福下的定义。有位网友评论 说: “可以列入新华词典,作为对幸福的第一注解! ”另一位因为我而开博客,现已颇具影响的 网友说:“我登录了您的博客,看到您那些率真的文章,觉得您就是海德格尔说的’诗意地栖居 在大地’式的人。那么忙还笔耕不辍,我不过上几节课就拿忙搪塞自己的懒惰……” 秀才不岀门,便知天下事。今天,有了网络,还有那么多教师写博客,所以,我很清楚,教 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缺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调查结果显示, 82.2 %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到底什么原因 让老师们心倦神疲,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 第一,职场目标太过理想化。由于达不到既定目标,外部压力和自我否定导致工作倦怠。 这 点在年轻教师身上表现特别突出, 刚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 满怀豪情地踏上讲台,一厢情愿地 想干一番事业。结果,教学成绩、学生认可、领导评价都不容乐观。再加上论资排辈、同工不同 酬、谈恋爱难、住房更是不敢想等因素,年轻人很容易浮躁、消沉,进而倦怠。 第二,职业压力难以释放。职称评聘的升迁竞争,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 工作强度的不断增 大,周而复始的单调循环,均能导致教师表现岀身心疲惫。独生子女“以稀为贵”,加之就业难 的现状,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 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通过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 教师 的肩膀上一头担着祖国的江山和社稷, 一头挑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这样的重担使不少教师不堪 承受,不得不加班加点,得不到休息。再加上教育往往是投入与产出极不相称,教师的付出多, 而学生的成效不显著,这又可能导致教师产生对职业的失望感。长期如此,自然倦怠。 第三,心理不平衡。社会行业分配的不合理,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巧取 第三,心理不平衡。社会行业分配的不合理, 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 巧取 豪夺、贪污腐败、一夜暴富……在铜臭浸染的每一个角落都易扭曲人的世界观, 老师也不能免俗 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有些教师工资待遇偏低、住房条件较差、 医疗无完全保障,无法培养职业 自豪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激情难以燃烧,身心慢慢疲惫。 第四,学校的管理存在问题。部分学校的领导素质不高,观念落后,管理混乱:有的对教师 的绩效考评欠科学合理,存在着不公平现象;有的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有的大搞“一言堂”, 朝令夕改;有的唯成绩是论,不让休养生息。种种不合理现象都会涣散人心,让老师灰心丧气, 在得过且过中形成心倦。接受采访的申山老师说: “师道尊严的扭曲、个性特长的泯灭、人际关 系的异化,关键是教育环境太糟糕,论文可以请人写,证书可以花钱买,某些领导说一套做一套, 台上慷慨激昂,私下蝇营狗苟。有些教师为了利益违背师德,违背得越多,获得的利益就越大, 这让那些坚守道德原则的教师非常困惑,时间长了,也就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第五,教师个体的性格和心理因素。 有的教师根本不热爱教育事业, 又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职 业,身在杏坛心却想着怎样去赚钱,在顾此失彼中郁郁寡欢。人们用“红烛”、“园丁”来比喻 教师,就赋予了教师“无私奉献”的行业特点。没有崇高的职业理想, 没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又不愿培养对学生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这样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怎能不神疲?另外, 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适应新形 势的要求。部分老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也会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信心、兴趣、动力。 我们从事的职业有那么多的不幸福,为什么不想着去改变呢!课改、课改,我们只所以倡 导“改”,不就是为了把课堂中缺失的幸福找回来吗? 武汉一名小学校长曾说 “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