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群众文化论文(15篇)
内容提要:
茶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分析
绘画艺术在群众文化的作用
文化站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创新思路
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融合措施
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
群众文化活动时代价值研究
群众文化音乐推广与发展研究
群众文化辅导意义及实施
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传播的发展
文化馆群众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措施
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受众性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的传承
新时代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茶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分析
茶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分析
摘要:以杭州市余杭区大径山为例,从其生态优势、茶产业发展沿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三个方面进行茶旅融合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分析。大径山茶旅融合产业已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比大径山和国内其他地区茶旅融合的模式,针对大径山茶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做优产地旅游环境、激发闲置资源活力、跟进精准招商服务三个方面提出茶旅融合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茶旅融合;发展路径;径山
杭州市余杭区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浙江省“大花园”建设,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途径、新机制。乡村休闲旅游是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途径,余杭区积极开发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融合农业与旅游业资源,创新要素利用方式,打造多业态复合型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园,依托径山茶产业资源,开发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2021年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浙江经验”和“余杭样板”。
1茶旅融合的基础条件
1.1大径山的生态优势。大径山区块包括余杭区百丈镇、瓶窑镇、径山镇、黄湖镇和鸬鸟镇在内的大部分地区,覆盖余杭西北山区大片山地,全区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多分布于此。大径山区块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植被茂盛,山绿水清,生态环境清幽。同时,该地处于北纬30°最佳绿茶生产带,山岭高耸,神木参天,土壤pH值偏酸性又富含矿物质,春季多雾,是我国名优绿茶种植的最适生态区。1.2径山茶产业发展沿革。径山茶自1978年恢复创新以来屡创佳绩。1979年径山茶首次参加浙江省名茶评比,获全省第一名;1982年获“省级名茶证书”,确立了余杭径山茶的名茶地位;1998年成立径山茶行业协会后,实行“六统一”行业管理模式,即统一基地认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品牌宣传、统一市场营销、统一行业监督,这一模式有效提高了径山茶的品质,提升了径山茶的品牌价值,同时也弘扬了径山茶的文化价值。迄今,径山茶已先后获得中国文化名茶、浙江省名牌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浙江省十大名茶、北京奥运会接待用茶、世博会礼品茶、浙江省区域名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等百余项荣誉。2021年径山茶产量达8000余t,产值9.1亿元。从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获悉,径山茶品牌价值达25.17亿元,创历史新高,综合经济效益名列全省前茅,已成为浙江省农产品的一张“金名片”。1.3旅游产业发展现状。2021年余杭区共接待游客21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1.23亿元。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园以禅茶文化、茶圣节等为依托,生产总值超15亿元。2021年余杭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0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19%,实现旅游总收入283.47亿元,同比增长22.6%。同时,在农业农村领域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新业态,全年申报民宿重点培育村6个,评定区级特色和精品民宿68户。全年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0.50亿元,同比增长25%。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2茶旅融合模式分析
2.1其他地区茶旅融合模式。国内优质茶叶分布广泛,多地盛产名茶。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模式。福建省安溪县开发3种茶旅产业融合模式,一是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的经验,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建设休闲茶庄园;二是在茶学中融合宗教、陶瓷等文化,开发茶文化创意园;三是在茶园附近建设特色民宿、打造宜居山村,开发民宿旅游模式[1]。四川省万源市打造以茶叶科研、生产加工销售、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业态为一体的茶都模式[2]。陕西省汉中地区开发集茶食品尝、民宿休闲、观光旅游、娱乐消遣于一体的全流程茶旅模式[3]。贵州省安顺市结合当地民歌等文化遗产,着力开发小锅茶文创产品,打造文化体验园[4]。2.2大径山茶旅融合模式特色。茶旅融合模式发展的核心是“文化+产业”。大径山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唐朝法钦禅师在此开创了禅茶文化,茶圣陆羽在此写就了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物化学论文(15篇):生物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应用3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论文3篇…等.doc
- 教学设计论文(15篇):小学品德教学设计论文、彩云追月多元化教学设计研究…等.doc
- 景观设计论文(15篇):高职院校人文景观设计论文、城镇化背景下的景观设计论文2篇…等.doc
- 新农村建设论文(15篇):新农村建设教育问题研究、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等.doc
- 化学教学论文(15篇):化学新教材习题管理论文、化学义务教育管理论文…等.doc
- 技术管理论文(15篇):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索、项目施工中合同管理与技术管理…等.doc
- 小学体育论文(15篇):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探讨…等.doc
- 法制建设论文(15篇):我国科技法制建设论文、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法制建设论文…等.doc
- 课程教学论文(15篇):高职建筑课程教改探索、高职专业课程教改实施策略3篇…等.doc
- 农村医疗卫生论文(15篇):乡村医疗卫生评估及策略、医药学院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措施…等.doc
- 公司财务论文(15篇):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探讨、公司财务管理基本原则及主要目标…等.doc
- 空间设计论文(15篇):碳纤维织物在室内空间设计的运用、乒乓球馆空间改造设计探索…等.doc
- 林业职称论文(15篇):诠释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问题的探究、探究林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探讨…等.doc
- 品牌设计论文(15篇):汽车自主品牌建设论文、服装品牌设计论文…等.doc
- 解剖学论文(15篇):局部解剖学数字化考试系统的开发策略、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论文…等.doc
- 质量监督论文(15篇):农机质量监督论文、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监督论文…等.doc
- 空间设计论文(15篇):养老建筑空间环境艺术分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与应用…等.doc
- 旅游文化论文(15篇):旅游文化业发展的近况与策略、论工业旅游规划的编制…等.doc
- 质量管理论文(15篇):限制性在线课程服务质量管理研究、5G医院后勤质量管理模式与实践…等.doc
- 审计风险论文(15篇):浅析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分析…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