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分析;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尿毒症等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外源性;诊断真菌病基本方法;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分型;肺真菌病CT表现;影像征象与临床、病理 ;肺念珠菌病;临床表现;影像表现;1、实变:呈肺叶或肺段分布,病理上代表支气管肺炎或出血性肺梗塞;
2、磨玻璃样改变:代表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3、多发结节:围绕支气管血管束或胸膜下,病理上为出血性肉芽肿。;(归纳)真菌的致病因素;影像检查方法;几个常见概念;毛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实变?? Consolidation);;AIDS:念珠菌感染,两肺野弥漫实变;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念珠菌感染:多个结节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树芽征;;根据是否存在树芽征-缩小鉴别诊断范围
(+) 支气管内播散-TB 支气管肺炎
与感染有关的气道疾病-支扩 囊性纤维化
引起黏液栓的气道疾病-过敏性支气管肺霉菌病 哮喘
(-) 支气管内感染-同上
非炎性病变-过敏性肺泡炎 组织细胞增多征
肿瘤性病变-BAC(肺泡癌)
血管及血管周围源性-肺水肿 血管炎 滑石肺
;小叶中心结节离胸膜及叶间裂5-10mm区域无结节分布;树芽征-代表扩张及黏液或脓液填塞的小叶中心支气管;;;晕征 Halo Sign;; Wegener’s 肉芽肿
-----------------------------------------;淋巴瘤肺浸润;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烟曲菌, 少见者为黑曲菌和黄曲菌。
曲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腐败有机物及土壤中均可繁殖,从谷类中常可培养出。
曲菌很少使健康人发病,但痰培养中常可发现。
肺曲菌病的组织学的,临床的,和放射学的表现取决微生物的数量和毒力和患者的免疫反应。
;肺曲霉菌病分类;曲霉菌球 Aspergilloma;又称腐生型(saprophytic type)曲菌病,不伴组织坏死。
霉菌球位于已经存在的肺内空洞或扩张的支气管内,成分:霉菌菌丝、粘液和坏死细胞碎片
肺内空洞或空腔病变常见:结核、支气管扩张,其次癌性空洞、肺脓肿、支气管囊肿、肺隔离症、肺大泡等
可双侧发病。;病理改变;;一般无患者可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
临床症状,在胸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
无严重的免疫功能异常。
之前的空洞或空腔病变
有症状时咳血最常见,为痰中带血或大口咯血。
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咯血患者应手术切除, 对于肺功能差的;影像学特征;胸片显示左上叶空洞病变。
CT显示双侧空洞,空洞内可见有重力的球,仰卧位及俯卧位??可见球在空洞内移动。;;;;侵袭性曲霉菌肺病CT影像改变;鉴别诊断;过敏性的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PBP);患者有长期的哮喘病史。
对曲霉菌的高敏反应引起。
Ⅰ型变态反应,释放IgG和IgE抗体。
Ⅲ型变态反应,抗体复合物和炎性细胞引起支气管粘膜和管壁破坏和支气管扩张
大量粘液产生,粘液栓产生。
病理:嵌塞的粘液栓内可见曲霉菌和嗜酸粒细胞,邻近支气管壁纤维化和慢性炎性浸润,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扩张的支气管主要累及段和亚段支气管。;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征;;;;2011-08-11;2011-09-16;2009-04-30;鉴别诊断;慢性坏死性曲霉菌病;半侵袭性曲霉菌病
病理:组织坏死和肉芽肿形成,类似继发结核。
边界不清的实变和纤维化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厚壁空洞或扩张的支气管。
纤维化和急慢性机化性炎症,可见包含菌丝的局灶性坏死性肉芽肿 。
好发因素: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酗酒、长期的皮质激素治疗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影像学改变;;;气道侵袭的曲霉菌病;气道基底膜的曲霉菌感染,细支气管的坏死性炎症,无血管侵犯和凝固坏死。
免疫力低下、中性粒细胞减少
表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影像学特征;;;血管侵袭性曲霉菌病Angioinvasive Aspergillosis;侵入血管壁的曲菌病主要发生在免疫抑制患者伴有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其他原因:近期针对肿瘤的重度化疗、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和其他免疫疾病免疫抑制剂用量增加。尽管有正常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由于应用大剂量类固醇,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抑制。
病理:霉菌菌丝阻塞和侵犯了小-中等的肺动脉,形成坏死性、出血性结节和楔形病灶或出血性的梗死。
;影像学特征;;; Fig. 2A纤维残余灶63岁男性,加强化疗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和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B 8天后,CT显示病灶增大融合,伴有晕圈征和磨玻璃斑块的扩展。
2C 20天后, 肺段或非肺段的肺实质实变。右肺中叶萎缩。
2D 初次诊断后得90天,2个病灶完全吸收,而最大的肿块恢复成为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学课件 园林苗木生产与经营.ppt
- 数字万用表-(34450A)-用户指南.pdf VIP
- 电路基础:三相电源的产生.pptx VIP
- GB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pdf VIP
- 煤矿避难硐室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pptx VIP
- 项目进度计划的作用.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一中学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新七年级分班(奖学金)模拟 数学提高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纪检监察审查调查工作实务.pptx VIP
- 拆除旧设备施工工艺.docx VIP
- 2025福建福州首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