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传统养生之饮食养生;第一节 饮食养生观;一、饮食有节 无味调和;要做到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日常饮食应该定时定量,宜清淡。
《寿世保元》指出:“大渴不大喝,大饥不大食”。《蠢子医》指出:“口味宜去肥浓,节酸咸”,即日常应该以清淡素食为主,少吃肥甘厚腻、酸咸过重的菜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每天吃10g食盐的人群中,其高血压发病率为10%,而每天吃盐多2倍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增加2倍。可见古时饮食强调清淡与现代医学控制食盐、动物脂肪等以放心血管病的主张有不谋而合之处。;二、饮食有常 物我相适;物我相适是指食物的性味要与人体的阴阳气血状况相适应,以人体需要来决定食用何种适当的食物。
当人体有偏于寒热虚实症状时,饮食则应当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进食。;饮食以时 四季五补 ;饮食洁净 进食宜忌 ;第二节 食物补养法;食物性能概念是食物补养的关键,食物的性
能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
“补泻”等。
1.食物的性和味
(1)食性
食性,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属性,也称四气。还有一类食物,它的性质平和,称为平性食物,由于它们偏凉偏温不明显,所以在药理上没有单独把它们称为一气。
凉性与寒性食物:多具有清热泻火和解毒的功能,可以用来治疗热症和阳症。其症状的表面现象是:面红目赤,口舌干苦,喜欢冷饮,手足温,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芡(qiàn)而干躁。;适用食物有苦瓜、苦菜、白萝卜、番茄、竹笋、冬瓜、西瓜、丝瓜、黄瓜、油菜、菠菜、荸荠、甘蔗、白菜、绿豆、豆腐、小米、芋头、柑、苹果、梨、枇杷、橙子、紫菜、海带、鸭蛋、兔肉等。
温性与热性食物: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症和阴症。症状是脸色苍白,口淡,喜热饮,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烂,舌淡润,脉沉迟。
适用食物有生姜、葱、韭菜、芥菜、大蒜、杏子、桃、樱桃、石榴、大枣、胡桃仁、蚕豆、莲子、辣椒、鳝鱼、虾、鸡肉、鸭肉、羊肉、牛肉、海参等。 ;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对热症和寒症都可配用,尤其是对些虚不受补的病人,是十分适合的。
适用的食物有大米、糯米、黄豆、黑豆、山药、花生、猪肉、苹果、胡萝卜、玉米、黑芝麻、白木耳、鸡蛋、蜂乳等。
(2)食味
食物的五味是从药物的五味转化借用的,五味是指食物的辛、甘、酸、苦和咸五种味道。此外,还有一种淡味,由于它不偏不倚,因此就没有将它单独作为一味。不同的味便会产生不同的功效。;辛味(辣味):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多用于治疗表症。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生姜、葱、白萝卜、洋葱、大头菜、芹菜、辣椒、胡椒和酒等。
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症。如蜂蜜、番茄、丝瓜、竹笋、土豆、菠菜、南瓜、扁豆、胡萝卜、白菜、冬瓜、黄瓜、豆腐、木耳、罗汉果、荔枝、黑芝麻、无花果、百合、牛肉等。
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于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渭、出汗等症。这方面的食物有醋、乌梅、木瓜、柑、橙子、柠檬、杏、枇杷、山楂、番茄等。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用于治疗热症、湿症等。这方面的食物有苦瓜、茨菰、茶叶、酒、醋、桔皮、百合、白果等。
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补益阴血作用。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痞块、热结便秘、阴血亏虚之症。可用的食物有盐、海带、紫菜、海蜇、海参、田螺、猪血、猪肉和淡菜。
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用食物有薏(yì)仁、扁豆等。 ;食物的五味与五脏也有一定关系,一般说来,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因此,在进行饮食疗法时,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适当的食物。临床实践证明,心、肾之病忌咸味,脾胃病忌酸味,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孕妇及老幼宜淡味,热性疾病宜苦味,清泻宜淡味,滋补宜甘味。
2.归经
归经是指食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发生明显的作用,比如同属寒性食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于清肝热等。 ;3.升降沉浮
食物与药物性能相似,也具有升降沉浮的性能。能生浮的食物大多具有辛、甘味和温、热性;能沉降的食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
二、食物补养具体方法
在选择食物时,不能光看其营养,还要看它的性味,不能乱吃。中医认为,凡体质偏热者,应忌吃羊、狗肉等温性食物,宜吃凉性食物。凡体质虚守,特别是患寒胃、哮喘的人,应忌食凉性食物,可进食温性食物。;;食物的味,甘酸苦辛咸,要调配得当,否则过之则带来弊端。
甜食有补气血、解除肌肉紧张和解毒等功能,但食糖过多会使人发胖,引起糖尿病、动脉粥样石化,诱发心血管疾病。
酸食可增进食欲,健脾开胃,且可增强肝脏功能,但过食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苦味除燥湿、利尿,且对调节肾功能有益,但过浓易引起消化不良等。
辛辣能胃肠蠕动,增加消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