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观后感_心得体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幼童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幼童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幼童观后感(一) 看完《留美幼童》 ,我的脑子里一直就回荡着这样一句话:这是—个荣耀而 悲伤的民族故事,这群幼童是最优秀的幼童。 派留学生出国, 本来是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中司空见惯的事情, 但在专制制度 根深蒂固的中国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演进过程。 首先, 长期闭关锁国的封建 中国政府,带着妄想幼童只学其电报,铁路,航海,军事等方面的技术及技能, 却不能学习外国的政治,不能沾染外国的民俗; 其次,每个出国的幼童的家长 都签署了一份“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类似卖身的生死契约。第三,清 政府的保守派一直在阻挠着计划的进行。 最后, 在财政上, 他们面临着极大的困 境。而从幼童本身而言,他们年幼,身处异乡,面对着不同文化的诱 - 惑,能否 做到抵制住诱 - 惑,能否学有所成,也是极大的挑战。同时后来的排华浪潮等, 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个计划的最后过早收常 但我们也要看到,各个幼童都是极其出色的。他们向美国 ,乃至整个世界 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维护了中华民族的荣耀。 不光是在学习上, 他们很快 就赶超了美国孩子, 显示了他们的学习语言的天赋, 在体育以及其他方面, 他们 同样出类拔萃。 在整个纪录片中, 最震撼我的是蔡绍基在耶鲁大学的演讲, 他生 动形象的鸦片贸易的可怕,有力的抨击了这一想象,最后他说: “中国没有死, 她只是睡着了,她终将会醒来并注定会骄傲地屹立于世界! ”从他的身上,我 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希望。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回来后, 担任了重要职位, 比如, 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 -- 詹天佑、 中国第一位矿冶工程师 -- 吴仰曾、 第一位在 美开业的华裔律师 -- 张广仁等等。 从这个层面来说, 这次留学计划取得了成功。 有人提出说,派遣幼童出国,实在是浪费财力物力,还不如派青年出国。对 于这个观点,我是持否定态度的。我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恰恰只有派遣幼 童出国是最适合的。大家都知道,在当时,凡是在国内的读书人,他们学的都是 四书五经,都是要接受科举制度考试的。如果让这么一群,世界观,价值观,人 生观都已经形成的成人去美国学习先进技术与文化, 且不说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较幼童要慢外, 恐怕他们也很难处理好对两种文化的差异造成的矛 盾与冲击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无法融入所呆的社会, 那么就很难真正学到该社会 文化的实质知识。幼童有其天生的敏锐性,好动性,适应性等优势,同时对他们 来说,可能存在更少的压力,可以更好的学好知识。 虽然容闳远去了,他那 120 个幼童也早已远去,但这个百年前的传奇演绎 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 一个古老国家的跌宕命运, 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他们是 中华民族的骄傲,让人赞叹也让人扼腕。 幼童观后感(二) 刚刚终于把 5 集纪录片“幼童“看完了。 心情有些沉重,但更多的是一份激动,或更确切的说,是振奋。 1870-1881 年,中国官派留美学生的学习经历,这段历史,不仅是曾国藩, 李鸿章等一批忧国官员的创世之举,更是容闳先生在 1852 年就定下的历时十八 年才实现的一个持之以恒的理想。 120 名留美生,平均年龄只有 12 岁,却在太 平洋彼岸留下了一个个将永远被后人记住的传奇故事, 而他们回国后所成就的事 业与成绩,更是对这项幼童留美工作的最好的肯定。 观片后,有几个感想,还深深地让我沉思: 1、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堪称真正的战略家与爱国者,他们看事的深远, 笼络人才的用心, 振兴衰亡王朝的奋斗, 当体现在留美幼童这件小事上时, 是如 此的深刻与令人深思; 2、幼童中,有幸运的读完大学的(詹天佑与欧阳庚) ,有不幸早逝客死他乡 的,又尚未完成大学学业便被召回国内的(绝大部分) ,有的在中法海战,中日 甲午战阵中战死殉国,甚至还有违抗召回令,逃跑滞留的同学(容暌( kui, 好像 不是这个字) 和另一位谭姓同学) 。 但无论如何, 这批幼童在他们或短或长的人 生中所成就的东西,应该是他们最难忘的回忆。 当庚子赔款留学生在 20 世纪初期重新继续起这段历史时, 历史又是如此 惊人的相似: 两批学生走的都是同样的线路, 先从海路到达旧金山, 再坐火车横 跨美洲大陆直达斯普林格 ( Springfield ) 。 只不过, 在斯普林格接这批学生的已 经是容暌,而不是 40 年前的容闳了。时光流逝,岁月无情,但历史仍然继续前 行。 容闳先生的墓好像在美国康州的哈特福德 ( Hartford ) , 希望我今后有机 会去那前往拜访凭吊一下。 再说一个花序吧: 虽然幼童留美学生中没有去康大的,不过在庚美赔款学 生的一张合照中,出现了康奈尔大学的横幅。哈哈,

文档评论(0)

donggui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