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猝 死; 一、概述 猝死是指突然的、快速的、意想不到的、自然的死亡。分心脏性及非心脏性两类,而心脏性猝死或心脏骤停是指原为健康人或在病情显著改善过程中的患者,因心脏原因引起突然和意外的死亡,它占猝死70%。而心脏性猝死中冠心病占70%,其它心脏病20%,如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疾病等,另10%心脏无器质性改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大量释放的结果 ;猝死的时间定义 60年代,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提出猝死定义:突然未能预期的死亡,为即刻死亡,或从急性症状及体征发生后24小时内的死亡 70年代,WHO猝死定义:看来健康人,或病情平稳或正在好转患者,在6小时内意想不到地发生非暴力性死亡 80年代,Goldstein建议,在症状起始后1小时内的死亡称为猝死; 目前,我国多采用WHO 6小时的诊断标准,但从猝死的突发和意外性而言,多数心脏病专家将1小时作为心脏性猝死的时间标准 成人中最多见的心脏骤停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其次非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二、猝死发生的特点
(一)突然性
(二)意外性
(三)非暴力性
(四)某些疾病虽经过治疗,但经过
异常,死的意外。
(五)部分猝死常有诱发因素, ;三、猝死尸体一般检验所见
(一)尸斑出现早而显著,呈暗紫红色,分布于尸体未受压的低下部位,并可随死后经过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甚至在尸斑内有散在的暗紫色出血点。
(二)颜面肿胀,口唇、耳廓青紫,睑球结膜充血。
(三)心血及大血管内的血呈暗紫红色,流动状,无鸡脂样凝血块形成,左心及腔静脉扩张、淤血,各脏器淤血。
(四)在肺、肾、肝、脾等器官的浆膜面等处可见有点状出血。;四、猝死尸体检验目的与意义
(一)明确死因
1、猝死虽是病死,但在无人知晓情况下突然死亡,死因不明;
2、有些猝死者,在暴饮暴食后死去,常被怀疑中毒死;
3、有些猝死者与人争吵、斗殴后突然死去,或与人有矛盾,夫妻不和,家庭矛盾,怀疑暴力死。
(二)判断性质
犯罪分子使用隐蔽手段将人杀害后,谎报病死。;五、 死因分析
法医鉴定人对猝死者检验应明确解决:
(1)死因是什么?
(2)若是病死,属什么病?
(3)若为暴力死,何种暴力,作用过程,暴力来源;
若暴力作用诱发病死,暴力与死亡的关系;
以病为主的猝死,还是以暴力为主的暴力死,还是合并作用?
(4)死亡时间。;(五)死因分析及鉴定结论
1.猝死死因明确
尸体剖验所发现的内脏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显著,其性质、部位和程度足以说明猝死的原因,并可排除致命性的暴力性损伤包括外伤、机械性窒息、毒物中毒等。
;猝死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猝死的死因明确
(二)疾病与药物或毒物并存
(三)自然性疾病结合症状判断死因
(四)病变轻不足以推断死因
(五)自然性疾病与损伤并存
1、损伤是主要死因
2、疾病是主要死因;2.自然性疾病同时体内有药(毒)
如检出致死量的毒物或药物,判定为中毒死自无疑义。
但如药物量少,应注意有无中毒症状,并核实是否与治疗、嗜好或职业接触有关,以及自然性疾病是否严重并足以致死。药量微而病变重者应诊断为疾病引起猝死。
; 3.自然性疾病结合症状确定死因
当暴力死已被排除,但自然性疾病的器质性病变轻,例如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Ⅲ级狭窄,生前又无明显症状,此时只能推断死因;但生前如有心绞痛发作史及相应的症状,心脏传导系统未见病变,则可判断冠心病为其死因。
;4.病变轻不足以确定死因
此时就应采取排除法,首先必须排除暴力性死亡包括外伤、窒息、中毒等,然后再结合案情及全面系统检查资料,包括辅助检查进行分析判定或推测,如果找不到致死性病变而死者是在睡眠中死亡,在青壮年男子,诊断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在小儿应考虑为婴幼儿猝死综合征(SIDS)。;5.自然性疾病与损伤并存
(1)损伤是主要死因:
(2)疾病是主要死因:相关疾病程度较重,且都是具有潜在致死可能的疾病;相关损伤程度较轻,单独不能直接引起死亡。;;第二节 猝死的诱因
?
一、精神因素
二、剧烈运动
三、过度疲劳
四、暴饮暴食
五、轻微外力作用
六、感染
七、过热过冷
八、睡眠中猝死
;第三节 猝死的病因
一、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引起的心脏病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好发部位依次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主干、左旋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
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多发生在左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docx VIP
- 地铁疏散平台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1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pptx VIP
- 中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报告.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pptx VIP
- 2018-2024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及答案(三年级).pdf VIP
- 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23〕8001)下.docx VIP
- 范德堡法.doc VIP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