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室扑、室颤 持续性室速 心室率很快的房颤、室上速 显著的心动过缓 频发的心动过缓-心动过速 黑矇 晕厥 意识丧失 呼吸骤停 大汗 血压明显降低 心绞痛等 * * 1.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心脏病。 2.心电图的正常范围较大,判定标准不是绝对的,应避免将一些正常变异误认为不正常,如T波的改变就很不稳定。 3.心电图的某些改变并不具有特异性,同样的心电图改变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对其判断必须结合临床。 4.心电图不能对心脏的收缩功能、瓣膜损害等情况作出判断,不能作为心脏功能的判断依据。 * * 2017-03-07 * 标准导联 属双极导联,只能描记两电极间的电位差。电极连接方法是:第一导联(简称Ⅰ),右臂(-),左臂(+);第二导联(简称Ⅱ),右臂(-),左足(+);第三导联(简称Ⅲ),左臂(-),左足(+)。 加压单极肢导联 将探查电极放在标准导联的任一肢体上,而将其余二肢体上的引导电极分别与5000欧姆电阻串联在一起作为无关电极。这种导联记录出的心电图电压比单极肢体导联的电压增加50%左右,故名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根据探查电极放置的位置命名,如探查电极在右臂,即为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在左臂则为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在左腿则为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aVF)。 单极胸导联 将一个测量电极固定为零电位(中心电端法),把中心电端和心电描记器的负端相连,成为无关电极。另一个电极和描记器正端相连,作为探查电极,可放在胸壁的不同部位。分别构成6种单极胸导联,电极的位置是: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在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 Ptfv1是v1导联倒置P波向量的时间振幅乘积。 Ptfv1 =负性振幅×时间。正常-0.02mm.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房性早搏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 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 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双径路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 * 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I型(文氏型) Ⅱ度II型(莫氏II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 右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CRBBB) 不完全性(IRBBB) 左束传导阻滞 完全性(CLBBB) 不完全性(ILBBB) 左前分支阻滞 左后分支阻滞 *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非完全性)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 偶发室上性(房性、交界性)早搏、心动过速 偶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 * 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1度、2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 双束支传导阻滞 多部位传导阻滞 频发室上性(房性、交界性)早搏、心动过速 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 心室率控制良好的房颤 加速性交界区、室性心动过速 * 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 频发室上性(房性、交界性)早搏、心动过速 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心室率缓慢的2度2型、高度、3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率较快的室上速、房颤 需要积极手术或有创操作前的心动过缓、2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多部位传导阻滞 ST 段抬高,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 高尖T波:常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 病理性Q波。 T 波改变:倒置对称T 波。对应导联出现高而直立、对称的T 波。 * * 心肌梗死 心梗的定位 病理性Q波出现的导联 * V1-V2-V3 V1-V2-V3-V4 V1-V2-V3-V4-V5-V6 Ⅰ、aVL 前间壁 前壁 广泛前壁 Ⅱ、Ⅲ、aVF V3R-V4R / V7-V8-V9 高侧壁 前间壁 右室 / 后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肌的电冲动使身体不同部位的表面产生电位差别,通过心电描记器把这些电位变化记录下来,即为心电图(简称ECG、EKG)。 是反映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 。 是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检查手段。 * * 常规方法: 标准导联:Ⅰ导联(右臂-,左臂+);Ⅱ导联(右臂-,左足+); Ⅲ导联(左臂-,左足+)。 加压单极肢导联 : aVR导联(右臂); aVL导联(左臂); aVF导联(左足)。 单极胸导联 : *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在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SCC B系列变频器产品手册.pdf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 配套练习(含解析).pdf VIP
- 认识医生和护士幼儿园助教幼儿园医学科普.pptx VIP
- 标准图集-19S9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pdf VIP
- 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pptx VIP
- 数字化赋能下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改进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成人无创通气设备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预防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docx VIP
- C836056【强化】2024年重庆大学100100基础医学《660基础医学综合(西医)之生理学》考.pdf VIP
- 提高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医院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