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概述
生活机体的细胞和组织经常不断地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因子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反应和调节机制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这种反应能力可保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维护细胞、器官乃至整个机体的生存。但细胞和组织并非能适应所有刺激的影响,当刺激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超越了一定的界限时,细胞乃受损甚至死亡。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适应:指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
适应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
(一)概念
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组织、器官的萎缩包括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减少。
(二)类型: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生理性萎缩:指有些组织和器官当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将逐渐萎缩,如老年性脑萎缩、青春期后胸腺组织萎缩。
病理性萎缩:指病理状态下出现的萎缩,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萎缩。
1、全身性萎缩: 由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如胃肠道疾病),或因疾病使营养物质消耗过多(如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
2、局部性萎缩:是由于某些局部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局部组织和器官的萎缩。常见的有:
(1)营养不良性萎缩 如AS引起的心、肾、脑萎缩。
(2)压迫性萎缩 如肾盂积水、脑积水。
(3)废用性萎缩 如骨折后肢体长期被固定不活动。
(4)神经营养不良性萎缩 如脑、脊髓神经损伤导致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三)病理变化
1、肉眼:萎缩器官或组织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呈褐色,伴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时,质地变韧。
2、光镜下: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兼有细胞数目减少,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胞浆中常见褐色颗粒(脂褐素)。
3、电镜下: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减少,但自噬泡增多。
(四)后果:萎缩一般是可复性的。只要萎缩的程度不十分严重,当原因消除后,萎缩的器官、组织、细胞仍可逐渐恢复原状。但病变如继续进展,则萎缩的细胞可最后消失。
二、肥大
(一)概念: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二)类型:
1、生理性肥大 如运动员的肌肉肥大、妊娠子宫
2、病理性肥大 如高血压引起心肌肥大
内分泌性肥大:由内分泌作用引起的肥大,如雌激素影响下的妊娠子宫等
细胞的肥大导致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强,通常具功能代偿意义,若超过其代偿限度时便会失代偿,如肥大心肌失代偿导致心衰。
三、增生
(一) 概念;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二)原因及后果:常与激素和生长因子有关;通常为可复性的,当原因消除后又可复原。
(三)类型:生理性和病理性。-----------
四、化生
(一)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二)原因:可能与干细胞调控分化的基因重新编成有关。
(三)部位:化生主要发生于上皮细胞,有多种类型:以鳞化、肠化常见。
1、鳞状上皮化生(鳞化):指柱状上皮(如子宫颈和支气管粘膜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
2、肠上皮化生(肠化):指胃粘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出现吸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性病变包括:
1、变性(可逆性病变)
2、细胞死亡(不可逆性病变)
一、变性
概念: 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是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
类型: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粘液样变性、淀粉样变、病理性钙化。
(一)细胞水肿(水样变性)
1、原因和机制
缺氧、中毒、感染时线粒体受损,使A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钠水潴留。常见于心、肝。
2、病理变化
(1)肉眼:器官体积肿大,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颜色苍白而混浊。
(2)光镜:细胞弥漫性肿胀,细胞浆可见细小红染颗粒,称为颗粒变性;重度水肿的细胞肿胀呈球形,胞浆淡染、透明清亮,称为气球样变性。
(3)电镜:胞浆内的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呈囊泡状。
(二)脂肪变性
1、概念:脂肪变性是指原本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的细胞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因营养障碍、缺氧、中毒、感染等所致,多见于肝细胞、心肌细胞。
2、肝脂肪变(最常见)
(1)肉眼:肝体积增大,边缘钝、色淡黄、质软、切面油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新型功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pdf VIP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疫人员考试题库答案.pdf VIP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疫人员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仲景食品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6000字.doc VIP
- 2024《仲景食品公司应收账款精益化管理研究》9100字.docx VIP
- 2024《调味配料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以仲景食品公司为例8600字》.docx VIP
- 2024《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分析—以仲景食品公司为例》8400字.doc VIP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仲景食品有限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分析与防范.docx VIP
- 仲景食品有限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分析与防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