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腰部劳损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 间盘: 1.有椎管内症状,有根痛 2.小腿外侧痛觉减退 3.腰椎改变 梨状肌: 1.无椎管内症状,无根痛 2.小腿外侧痛觉减退不明显 3.腰椎正常 (七)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病因病理: 腰椎横突中以第3腰椎为最长。根据功能与结构的因果关心,横突最长的原因就是它所接受肌肉拉力最大,反之,横突长也能增加肌肉的杠杆作用。同时也说明人类在日常劳动中第3腰椎的横突使用机会多,使用量也大。 从形态来看,第1.2腰椎锥体的厚度是前小后大,而第4.5腰椎锥体的厚度则相反,即前大后小,唯有第3腰椎锥体的厚度前后一致,这说明第3腰椎锥体的重力传导(重力支撑)不像1.2腰椎在前部,4.5腰椎在后部,而第3腰椎在中间,这就说明第3腰椎是个活动中心。 总之,第3腰椎横突在日常劳动,腰的各方向活动中,受肌肉牵拉机会最多,受力最大,因此有人认为横突痛是一种慢性损伤性病变,甚至因局部的筋膜损伤而产生的小肌疝或局部肌肉痉挛压迫第2腰神经的后枝。从黑龙江中医学院手术病例局部探查结果看,并未发现明显异常,只是第3腰椎横突尖部后方紧贴第2腰神经后枝。当腰向前屈和向对侧屈时,第2腰神经后枝被横突尖挑起,如此经常磨损而引起此神经支配区的疼痛和麻木,也能牵涉到第2腰神经前枝的反射痛。此神经后枝的支配区是臀部,其前枝的支配区是大腿内侧肌肉和皮肤。 可编辑 可编辑 ⒊腰骶部骨骼的先天性结构异常,常为腰部慢性劳损的内在因素,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椎隐裂,游离棘突等。由于骨骼的异常,使肌肉的起止点随之发生异常或该部位活动不平衡而易致劳损。 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腰部劳损主要表现为腰痛。但不同的损伤其疼痛程度和性质往往有差别。因此要注意发病的经过,症状特点,结合各种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 ⒈腰部劳损患者多有不同程度外伤史。 ⒉疼痛多为隐痛,时轻时重,经常反复发作,休息后减轻,弯腰时腰痛加剧,常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少数患者有臀部和大腿后上部胀痛。 腰部劳损 腰部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等软组织慢性损伤.这是腰腿痛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⒊检查:劳损处可有压痛点,有的可触摸到索条结节等阳性体征。脊柱外形一般正常,俯仰活动多无障碍。 (临床上经常遇到许多腰痛的患者,在x线和化验检查均无明显改变,只有局部压痛点。对这类腰痛,过去常诊断为“腰肌劳损”。但究竟属哪一块肌肉劳损却很模糊,而且这一病名所包括的含意也很不确切。与其说是肌肉劳损,不如说是肌肉以外部位的劳损。按病理是一种退行性改变。韧带的囊样变或纤维断裂。筋膜的纤维化和粘连,进一步挛缩,而对皮神经产生压迫)。常见有以下八种: (一)棘间韧带劳损   主要表现:局部疼痛,痛点在两个棘突之间,以腰前屈的牵拉痛为主。中年以后韧带变性增厚,棘间距变小,这时也有腰后伸的挤压痛。以腰5骶1之间为最多。可能是因为这一部位的活动较多,又因骶骨无活动性,缺乏缓冲和吸收震荡的能力,故易遭受损伤。   (如用0.5~2.0﹪普鲁卡因,注入疼痛部位及其两侧,腰的前屈痛可以立即消失,这个诊断方法比较准确。) (二)棘上韧带劳损   棘上韧带劳损其压痛点在棘突上或稍偏于棘突一旁,检查时用两拇指作触诊,在疼痛部位作左右推动,可感到有小索条在手指下左右移动或有横断的沟痕。(在此压痛点用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部位和量选择适当时,疼痛可立即消失。)棘上韧带多在下胸段或胸腰段的后凸部位。   压痛点在棘突上或稍偏棘突一旁,右侧多于左侧的缘故可能是右利的人较多。右侧斜方肌、菱形肌使用较多,此处棘上韧带长期遭受反复牵拉容易劳损。下胸段和胸腰段的后凸部位也是坐椅时与椅背相接触的部位,此处也是棘上韧带剥离的好发部位。   另外,棘上韧带为腰背筋膜后叶的附着点,一般下腰部的棘上韧带趋于消失,止于腰3占22%,止于腰4占73%,止于腰5占5%。故四五棘上韧带劳损的诊断,要慎重考虑。   (三)腰臀皮神经粘连 解剖与病理 脊神经走出椎间空后分为前枝和后枝,腰骶神经的前枝,伸延而构成股神经和坐骨神经。其后枝向背后伸延,有分内枝和外枝;内枝分布背部肌肉,外枝分布于腰臀的皮肤。胸后的皮神经均从腰背筋膜即横凸尖处传出,第1~3腰神经的后枝在髂嵴上方从浅筋膜穿出,支配臀部后外侧皮肤,称臀上皮神经。唯第4~5腰神经无后侧皮枝,不支配腰臀部皮肤,故靠臀部内侧的臀中皮神经是属于骶1~2的分枝,而不是按顺序排列为腰4~5的神经分枝。 这些皮神经从筋膜孔传出至皮下的沿途,由于慢性劳损、无菌性炎症,以至最后粘连,或肥胖者在筋膜孔外形成脂肪疝,终至压迫神经而下腰痛或臀部疼痛。 临床表现和诊断: 1.腰臀部疼痛(腰臀皮神经分布区),也可有大腿前部或小腿后部的反射痛。 (主诉是腰臀部疼痛,自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