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B/T35159-2017与JC/T477-2005不同
变化指标
①定义
稳定性
净浆凝结时间
④胶砂强度
⑤掺量
⑥搅拌方式
01定义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统称
速凝剂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新增无碱、有碱速凝剂定义:明确规定 无碱速凝剂碱含量≤1.0%,且PH值≥2.0
在速凝剂分类不清晰的情况下,新国标明确了“无碱速凝剂”的定义,
02稳定性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无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具体的稳定性状态:
上清液或底部沉淀物体积≤5ml
03净浆凝结时间
04胶砂强度
05掺量
06搅拌方式
(一)在本标准附录F.3条中和我国其他混凝土外加剂产品标准中,为什么规定基准水泥来进行检测?为什么不可以像TB标准(铁路行业标准)一样,建议用工程水泥进行检测呢?
外加剂与水泥之间有适应性问题。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因其熟料矿物组成和化学组分不同、掺合料不同、调凝石膏品种和组成不同、粉磨细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会得到各种不同的试验结果,无法统一评价外加剂的性能。
基准水泥是综合考虑了我国水泥生产现状,包括水泥的组成、掺合料、调凝石膏等方面的情况,经过大量试验研究而确定的一种专用于检测外加剂的水泥,其技术性能要求见GB 8076附录A。基准水泥使同一类的各种外加剂的检验结果有了可比性,可以说基准水泥是检测外加剂的一个标尺,用这一标尺来比较各种外加剂的性能,所以外加剂性能检测一定要用基准水泥。
外加剂的检验与工程应用是不一样的,在工程应用中,只要该外加剂与所用水泥相适应,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能在该工程上使用。
影响基准水泥质量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基准水泥生产企业是如何控制质量的?
影响基准水泥质量稳定的主要因素有水泥的矿物组成和比表面积、调凝胶石膏、掺合料等。
水泥生产厂家严格按照GB 8076附录A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基准水泥的生产,技术条件包括满足42.5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
熟料中的 铝酸三钙(C3A)含量6%~8%
硅酸三钙(C3S)含量55%~60%
游离氧化钙(f CaO)含量≤1.2%
水泥比表面积(350±10)m2/kg
基准水泥粉磨时,还必须严格控制好粉磨温度,因为粉磨温度不同,会造成二水石膏的脱水产物及数量的不同,从而影响基准水泥性能的稳定性。
基准水泥的包装也是保证其性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包装密封和防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