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学概论完整版.pdf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仅供个人参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 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 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 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 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 基本原则,它在整个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 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 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 .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 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如爱因斯坦所说, “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 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 三者所构成的 ”(《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 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 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 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 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 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 信息交换。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 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 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 的体系。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 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 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 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 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 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 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皋确立了中医学的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 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 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哲学概念和范 畴通过中医学的诊疗实践,得到了探索、验证和深化,从而又丰富和发展了中 国古代哲学理论。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 而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 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 2 .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各 种文化学术流振.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兵家、 纵横家等学派展开了学术争鸣与交流,学术上呈现出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