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艾青诗选》《水浒传》名著阅读要点?
九年级上册
第1部 《艾青诗选》(九上P14)
【作者简介】艾青,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倾诉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主题思想】强烈的爱国主义,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艺术特色】他善于准确地捕捉感觉,并在主客观的融合中提炼形神兼备的生动意象,使之成为感情与理智的复合体,具有多层次的联想意义和广阔的象征空间。他的多数诗不强行押韵,也不追求字、行、节的整齐划一,但也有少数诗外形无拘无束却注重营造内在的节奏与旋律。善用比喻,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朴素而又隽永,纯净而又深刻。
【各阶段作品及特征】
阶段
写作背景
作品风格
主要篇目
20世
纪三
四十
年代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
1978
年以后
1978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经典篇目梳理】
篇目名称
内容概述
《大堰河——
我的保姆》
作者通过对乳母大堰河的回忆与追思,歌颂了贫苦妇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
《我爱这土地》
作者借一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鸟的形象,表达了对祖国深沉而真挚的爱,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黎明的通知》
这首诗热情歌颂了光明、幸福的象征——黎明,抒发了诗人期待革命胜利的强烈愿望,倾吐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
《手推车》
作者借助手推车这一意象表现出“北国人民的悲哀”,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抗议。
?
《太阳的话》
诗人用太阳象征光明和希望,诗歌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息,以满腔的热情唤起民众投身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改变现状,为中国开辟光明美好的未来前程。
《桥》
作者通过刻画“桥”这样一个无私奉献、服务他人的形象,表达了希望众人尊重社会中那些默默无闻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劳动者们的愿望。
《向太阳》
作者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希望,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抒发抗战高潮到来之时的激奋之情。
《树》
作者赋予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树以活生生的性格,把它们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力量的象征。
《礁石》
作者采用旁观者的叙述视角,描绘了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以及礁石面对浩瀚的海洋屹立不动的画面。
?
第2部 《水浒传》(九上P138)
【作者简介】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内容概述】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全书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及失败原因,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和他们的社会理想,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艺术特色】
①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②善于刻画人物,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多用对比手法;
③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④情节引人入胜
文档评论(0)